□本报记者尹小剑李振阳通讯员刘力娜
仲夏时节,瓜果飘香。6月17日清晨,沿着106国道潢川段往南行驶,在距离县城31公里的白店乡杨集村的万亩桃园里,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正在将选购好的一车车鲜桃从田间地头直接发车,运往北京、上海、郑州等地。
“以前这里都是荒坡,后来我们种桃子,变荒山为‘花果山’,为了有更好的出路,政府给村里修路,和县乡互通,使越来越多的采购商能直接到桃园选购。我们的桃产品也远销北上广深和韩国、新加坡等地。”潢川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德波高兴地说。
从杨集村向北出发来到隆古乡隆古村的小雅村舍,红墙灰瓦的古朴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湾碧水、一片田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黄国文化、享乡风民俗、品隆古美食。
“以前这里就是普通的村子,县政府依托黄国故城遗址,以战国文化为主题,打造了小雅村舍。乡村振兴示范路也修到了家门口,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收入也提高了。”村里的老人桂玉洁说。
这条路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还成了一条旅游观光的绝佳线路。
记者跟着桂玉洁走在乡村的公路上,体验着“四好农村路”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平坦宽阔的路面上,往来车辆不断穿梭;路肩的绿化树木郁郁葱葱,群众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的出行夙愿。
“近年来,潢川县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7亿元、养护资金7000万元,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683公里,农村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100%,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实现了‘村组贯通’到‘进组入户’的跨越。”潢川县副县长张强介绍说。
在潢川,这样蜿蜒于绿水青山、城市乡村间的“四好农村路”还有许多。翻山越岭的农村公路,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今年3月,潢川县荣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在这之前,先后获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全国建制村通客车工作现场会在潢川举办,“一元客车村村通”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向全国推广,潢川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
随着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一条富民产业经济带也随之蓬勃发展。
潢川县把“四好农村路”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动脉”,将农户、园区、基地串联起来,带动群众持续增收。依托农都等龙头企业,建成“多彩田园”;引入泰国正大集团,建成高标准农田;开办种子研究院,端牢手中饭碗。全县稻米种植92万亩、小龙虾养殖38万亩、花木种植28万亩,形成以优质稻米为主导,畜禽、水产、花木为优势,多种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1+3+N”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潢川县依托交通优势,对内加快交邮融合,打造贯通城乡的三级物流体系,依托1个县级中心、17个乡镇平台和256个村级服务点,实现群众“人在家中坐,快递到村口,不出两三里,农货就运走”;对外发展现代物流,建有四大央企储备库;建成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进入全省物流枢纽。随着豫东南高新区加快推进,淮河水运起航远行,潢川机场、南信合高铁落地新建,京港台高铁纳入国家规划,潢川县将加快构建公铁水空、地下管网五式联运体系,实现内联外畅、通江达海。
大道通途,畅行致远。潢川县将持续做好“四好农村路+”文章,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全力服务群众出行、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潢川智慧”和“潢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