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爆改永辉 开业首日人从众这里的农田“慧”喝水图片新闻我省部分地区解除抗旱应急响应“金融引擎”为乡村添动力新一轮降水在路上 要抢时播种、查苗补苗稳中向好加快回升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64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0

这里的农田“慧”喝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焦莫寒见习记者韩雪妍实习生吕舜

6月17日,雨后的周口黄泛区农场,不再酷热难耐,但忙碌景象依然火热。

700米长的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张开“双臂”,缓缓前行,由一人控制,仅一个来回,就完成了约900亩农田浇灌,为玉米正常出苗生长补足水分。

6月以来,河南大部地区出现连续高温少雨天气,土壤失墒严重,旱情发展迅速,给秋作物播种、安全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黄泛区农场提前对农用机井用电设备进行了排查、检修,确保农电畅通,为抗旱保苗工作做足准备。

“一场及时雨虽然暂缓旱情,但农场不能总‘靠天收’,得靠新技术。这段时间农场基本没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面对记者,黄泛区农场农业十二分公司副总经理郝自豪的表情就像他的名字,很自豪。

郝自豪介绍说,平移式喷灌机是智能控制的,通过电脑操控,只需要一个人操作。传统的浇灌方式需要扯管子,人工下地又累又热,并且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灌溉不均,而平移式喷灌则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量进行灌溉,通过精准的水分控制,保证作物生长的同时,也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此外,黄泛区农场还备有卷盘式喷灌机、固定式喷灌、滴灌等多种灌溉设备,大大提升了灌溉效率,以及面对极端高温天气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旱情对作物的影响。

“今年黄泛区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最高气温突破40℃,但依托先进的智慧农业灌溉设施,做到了应浇尽浇。”黄泛区农场农业事业部副部长葛红根说,除了依托先进的灌溉技术,通过大数据未雨绸缪也是农场抗旱的妙招之一。

农田里,黄泛区农场农业三分公司副总经理马得彼正在小型气象监测站里忙碌。他说,气象站可以起到监测作用,一是监测降雨量,二是监测土壤含水量,当土壤含水量不足时就会做出预警。

马得彼拿出手机,按了两三下,农场里各项数据情况便显示出来:“这个App会实时显示土壤墒情和苗情,随时随地查看农场情况,十分方便!”

通过大数据,农技人员能提前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干旱情况,及时做出更加精准和科学的决策,帮助农场及时调整灌溉计划。

近年来,黄泛区农场加大信息化投入建设力度,先后建成气象监测站16个、视频监测站37个,安装北斗导航系统100多套、温室自动控制系统30多套。通过与郑州大学数理统计学院联合打造“泛区豫种田”平台,使农业技术管理进一步实现数字化操作。

“目前黄泛区农场玉米地已全部出苗。”葛红根介绍,目前农场有近30名技术人员,为减小旱情带来的影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测墒情,查苗补缺,指导农场员工进行高效灌溉。

葛红根表示,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科学化的种植手段是保障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技术干预抗旱抗涝应对极端天气,解决了传统农业中的难题,实现作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