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十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咖云集“把脉”牛产业再添绿色发展新动能让“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我省夏播基本结束种+密植增产有底气图片新闻储粮用心服务上新图片新闻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6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4

储粮用心服务上新

中储粮宁陵直属库有限公司纪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康巍见习记者韩雪妍

6月21日早上6时许,金泉就在中储粮宁陵直属库有限公司的院子里转了一大圈,回到了生活区:夏粮收购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平安无事。

他摘下头上的安全帽,再次打开手机看了天气预报:上午8时就有80%的降水概率。他抬头看了看天,天上只有薄薄的一层云,不像马上要下雨的样子。

“这老天爷,要下你赶紧下,下完赶紧晴;你不知道入仓的粮食不能沾一滴水?你没看见卖粮的车已经在排队了吗?”金泉是中储粮宁陵直属库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是夏粮收购的第一责任人,从6月1日开仓收粮,一天24小时,每一分钟他都不敢掉以轻心。

44岁的曹宁宁是宁陵直属库所在地柳河镇前曹村村民,他也像金泉一样不希望老天爷当天下雨。

“我有一辆能装四五十吨的大货车,昨天晚上才拉来一车麦子排上队,下雨不开秤,我就少拉一趟货少挣钱了!”曹宁宁说,他当天醒来,早饭没顾上吃,就穿上大裤头、拖鞋到了自己的车旁,仔细检查了盖在车上的篷布,看到即便下雨也不会淋湿一粒麦子,才放心地点了一根烟。

前曹村是个自然村,村里人口不多,有十几辆像曹宁宁一样改装有卸粮口的大货车,专门为宁陵直属库出库、入库服务,村里有个卸粮队,三十来个前曹的媳妇每年都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直属库务工挣钱。

40岁的王鑫和39岁的张岩岩是这三十来个前曹媳妇中的两位,个子不低,都是俩孩子的妈妈了,体重还在一百斤上下,胳膊上都是那种健康的腱子肉,张岩岩说:“劳动能挣钱,还能让人健康、苗条、美丽!”

张岩岩把自家的两个男孩说成是“二百万”,两个“二百万”的两层楼都盖好了,多劳多得,她每天至少能挣一百多块钱,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家里的水电费,买面买菜买油的钱都是她出,丈夫挣的钱攒在银行卡上,不用动。

金泉盘算了一下,说:“直属库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有200万元吧。”

36岁的周朕是粮食入库负责扦样的,除了大货车自动扦样外,他手边还有那种一米来长、中间有槽的传统散装粮扦样器。

“种粮户用三轮车把自家的麦子拉到库里卖,我就用这个散装粮扦样器扦样,噗的一声把扦样器戳到装小麦的编织袋深处,再搅上一圈抽出来,留在槽里的小麦样品就带出来了,这个过程很有点侠客的感觉!”周朕说。

三轮车一车也就拉个一两千斤小麦,少的三五百斤也有,需要和大货车一起排队吗?

宁陵直属库副总经理刘勇说:“不用,不用!我们专门给种粮农户卖粮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随来随卖,根本不用等!”

卖粮的大货车排上队,工作人员马上就会发给司机一个序号,同时还给司机发个服务卡,卡上有四项服务内容:医药服务、售粮等待问题服务、售粮业务咨询和其他问题,每个服务项目都有联系电话。

“司机打个电话,渴了有人给你送水,饿了给你送方便面、火腿肠,身体不舒服了,我们有常用药。”刘勇说。

服务不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宁陵直属库的服务每一条都落实在行动上。

周朕多点扦样获得的小麦样品,按程序混合后,自动上到二楼的化验室,小麦样品在这里进行水分、容重、不完善颗粒等物理检验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化验,后者是食品安全指标。

仓储管理科副科长、检验员张景景说:“从已经入库的小麦检验结果看,今年的小麦品质好到前所未有。”

张景景检验的小麦样品只有一个编码,哪个车拉来的小麦她根本不知道,什么“人情粮”啊,压根就不存在。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尽管楼上楼下,周朕和张景景的电话是打不通的,为什么?因为化验室的信号是被屏蔽的。

“有时我要进化验室看看,进不去啊!只能在门口大声喊、大声敲门,张科长听不到、不开门,我也只能扭头离开!”金泉可是直属库的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但制度就是制度,主要领导也不行。

四五十吨一车麦子,多点取样后检验一次;农户拉来的几袋子小麦,检验程序和一大车麦子一模一样。

张景景说:“就说食品安全检验吧,检验一个样品的直接成本是60元,四五十吨一大车是60元,农户拉来一三轮车样品检验成本也是60元,这是经济账。”

金泉说:“中储粮为国家储粮、为粮农服务,决不能在储好粮上打折扣、在为粮农服务上打小算盘。”

作为一个货车司机,曹宁宁今年已经拉来了12车小麦入库。

和往年不同的是,每一车小麦入库后,仓库保管员都会让他填一张单子,上面有三项内容:第一,对售粮服务是否满意;第二,装卸人员是否索取费用;第三,对售粮服务有何意见建议。

仓储管理科科长孟永青说:“这是我们直属库今年上新的一项服务。我们这项服务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售粮人都成为我们夏粮收购全过程的监督员,让每个售粮人都能出谋划策。”

夏粮收购中储粮人干的是“忙活”“热活”,宁陵直属库53名职工几乎每天都要在高温下工作12小时以上,回家看看、歇歇,每个人都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50岁的机修工张波,他80岁的老母亲前一段发病住院,只要收粮的机器在运转,作为机修工,他是不敢离开现场的,只能让自己爱人请假去医院照顾老娘。

“上周有天下雨,库里无法收粮,我赶紧请假回家看看我娘,本该陪娘一天吧,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工作上的事,觉得应该在这个空当里把设备检查检修一遍,看我心神不定的样子,我娘说,‘我没事了,你别在我眼前晃了,走!走!走!快忙你的工作去!’”张波说完,扭过头,估计是眼眶里有点潮。

颛翔瑞是洛阳人,大学毕业入职宁陵直属库一年多了,不忙的时候一般两周坐高铁回家一趟,现在他已经一个多月没离开单位了:“忙成这样,咋能回家啊!”

金泉说:“服务上新,售粮人无忧无虑;更多更好的粮食进入中储粮粮库,粮安中国、国民放心。”

这个夏粮收购季,中储粮宁陵直属库,很棒!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