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萌萌通讯员刘江)每到周末,四邻八乡的患者便慕名到淇县北阳镇的淇县兴龙中医院排号问诊,坐诊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左俊玲。自2016年9月左俊玲挂职以来,这种场景便屡屡上演。
“我是北阳镇史庄人,从小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后常年在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想着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回报家乡。周末挂职坐诊,也算为家乡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6月25日,谈到还乡挂职的初衷,左俊玲深情地说道。
淇县像左俊玲一样退休后乐意还乡的乡贤还有很多,原因何在?
为激发社会参与意愿,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家乡,让更多在外人员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淇县积极回应在外成功人士桑梓情怀,通过寄送一封“家书”、县乡主要负责同志上门拜访等方式,着力搭建乡贤平台,畅通回引渠道,强化政策引导,累计回引各类“头雁”84名,共同规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浓厚氛围日益浓厚。
为了让想回家的退休干部、教师、医生等乡贤在家乡找到他们的诗与远方,确保他们留得住、干得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淇县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建立了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设立27个人才之家,高标准打造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对其子女、配偶、父母等近亲属在入托入学、就业就医、养老入院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积极完善还乡工作衔接。
“我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归巢计划,创新乡情引才新模式,优化回引渠道,编制需求清单,强化家乡建设需求牵引,激发内生动力,营造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淇县县委组织部主要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