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聚焦科技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盛湾念活“山水经”非洲学员到濮阳学农业经验图片新闻一朵菌菇串起农业大循环乡村振兴 携手共进压紧压实防汛责任 织密织牢安全防线河南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簿涵盖购物、换新、美食5名农业“合伙人”分红近50万元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7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03

一朵菌菇串起农业大循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开栏的话】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近年来,河南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多元化的食物资源。即日起,本报推出“践行大食物观端稳河南饭碗”系列报道,多角度展现我省始终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李丽

汉字“菌”,草字头下面一个囷。囷,指粮仓。古人造字时就告诉了我们,菌里藏着粮食。

近日,随着国际合作项目黄淮海“小麦-玉米”秸秆增值培肥沃土技术课题的推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主要项目组成员在虞城县金隆菇业基地召开了观摩会。该项目自去年11月起在北京启动,探索从秸秆到食用菌的菌物转化,“向微生物要食物”的高效循环理念。

“小小菌菇”推动农业大循环的“多向奔赴”,迈出了“大食物观”的河南实践。

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把秸秆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把秸秆变为菌,菌渣还田又能改良土壤。河南菌菇,悄悄拨动神奇的轮盘。

河南粮食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河南贡献。在取得粮食丰收的同时,资源消耗量非常大。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说:“我省每年要投入化学肥料715万吨,是全国化肥施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农作物秸秆产量达8000多万吨。”

课题项目牵头单位院所及其他7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项目研究领域拥有9个国家观测站和实验室、2个国家重大科学设施、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试验基地。“大家天南海北的,有着各个优势的专业,不时根据项目进展进行交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孔维丽说。

食用菌拨动了这场农业循环的轮盘,省农科院将食用菌嵌入了粮食作物种植体系,将在粮食持续增产、农民增收、耕地保育工作等方面为全球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树立新的典范。

黄淮海“小麦-玉米”秸秆增值利用培肥沃土技术启动后,张玉亭用三个总结说明项目成效:“一是为秸秆找出路,二是为土壤找到生路,三是为农民找活路,也就是效益收益。”

统计显示,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000多万亩、玉米5000多万亩、水稻800多万亩、花生2000多万亩,秸秆产生的吨位惊人。如何妥善处置好这些农作物秸秆?农业专家建议,可研究推广种植草腐菌大球盖菇,推动木腐菌向草腐菌转型。草腐菌指的是以吸收禾草秸秆等腐烂后的腐殖质作为营养来源的菌类,所需栽培原料为禾本植物秸秆。

河南有全国知名的香菇产业集群,产量387.04万吨,占全国1/3。食用菌产业见效快、投入低、效益高,成为不少地方致富的明星产业。“我省秸秆资源丰富,正好为发展平菇、大球盖菇等草腐菌、类草腐菌品种提供了机会,也为高值消化秸秆资源开辟了重要途径。”张玉亭表示。

2019年起,研究团队在驻马店、平顶山、南阳、商丘等地进行了大球盖菇小面积种植试验。“秸秆粉碎堆积发酵,3~5天后往地里铺,上面覆一层到两层菌种即可。顶上覆土或者秸秆都行,有啥就盖啥,主要保持适宜地温就可以,出菇很简单。”孔维丽说。

张玉亭介绍,利用大球盖菇菌株高效腐解转化秸秆生产大球盖菇,10月播种,到来年4月收获腾茬,较同季小麦收获期提前1个多月。如果接茬种植春播鲜食玉米,到7月收获,鲜食玉米收获后还可以再种一季饲料玉米,实现四种四收,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较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净增一倍左右。同时,“食用菌-小麦-玉米”轮作模式,能使土壤质量得到改善。蘑菇收获后的菌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每生产1吨新鲜大球盖菇产生菌渣有机肥约1吨,通过种菇实现了培肥。

在虞城县闻集乡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试验田,金隆菇业总经理利金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相对于以前的小麦-玉米轮作,现在单位面积效益能增加3000~5000元。种菇单元今年种的小麦,化肥减施10%,小麦长势一直不错,产量增加5%,并且麦田杂草明显减少。

“过去的食用菌产业一直都是以木腐菌为主,随着生态发展和采伐的限制,延长食用菌产业链,积极研发用杂草、秸秆等作为替代原料,探索实现循环发展--种植、养殖再到食用菌,最终变废为宝。”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黄保总结道,“三业并举,为产业谋得了新出路、新发展。”

树立大食物观、大农业观,向动物植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在河南建立一条食用菌产业链,将为秸秆寻求到真正高效生态利用的新路,同时有实验数据确定,它是所有项目中产值最高的,分别是利用秸秆发电和生产二甲醚产值的3倍和1.67倍。”张玉亭在一份可行性报告上提交分析。目前除了虞城县建成1个100亩核心示范方外,课题项目组在宝丰、禹州、遂平、平舆等地也有示范,栽培面积1000亩左右。

践行大食物观和绿色发展,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科技人员在持续努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