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涛
7月2日,家住郑州市金水区的王女士按照每天的惯例,早餐搭配炒的蔬菜和半个馒头,然后再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
“以前吃馒头多,算是主粮,现在讲究营养均衡,吃的东西也更丰富了。”王女士说。
在正阳县汝南埠镇陈门村,村民刘新社掀开锅盖,蒸笼里热着馒头、鸡蛋和牛奶,旁边还有一盘刚炒的蘑菇炒肉丝。“先放锅里,怕放凉了,等孙子起来吃点饭,再送去学校。”刘新社说。
托起舌尖上的幸福,小餐桌需要大食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152千克降到2018年的110.0千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18年的148.5千克。
“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量明显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量显著增加,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闫祥洲说。
践行大食物观,让国人饭碗端得更牢,让百姓餐桌更加丰富,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河南通过持续发展创新肉蛋奶产业,利用优势,彰显担当。
发挥饲料优势
从源头保障有效供给
“广义的饲料粮原料类别丰富、区域分布广泛,包括饲草、农作物秸秆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史莹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有饲料才有肉和奶,草业作为提供畜牧业饲料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每年一有时间,史莹华都会带着团队到兰考示范点黄河滩区6万亩轻度盐碱地观察粮草轮作、测土配方施肥、草畜高效转化等技术示范效果。
“通过种植苜蓿,盐碱地含盐量由0.3%下降到0.2%,亩产干草预估全年可达1.2吨;盐碱地由低产田变为中产田,轮作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亩产达450公斤,提高26%以上。”史莹华说,“种草带来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提升。”
通过发展草业,河南形成的种养结合、草畜结合模式在多个地区也不断有了成功实践,探索出南阳科尔沁、河南花花牛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种养结合模式,实现了种养结合面积近400万亩。
“有了本地的草,我们的奶牛也就有了口粮,同时价格比起从省外或者是国外调来的饲草更便宜,也为我们节约了成本。”花花牛相关负责人表示。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牛岩表示,近年来,我省先后印发了《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实施方案》《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在多个养牛、养羊大县推进粮改饲项目,在黄河滩区实施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共同支持草业发展,从产业源头保障了肉蛋奶的有效供给。
此外,河南作为产粮大省,秸秆资源丰富,全省年产可饲用秸秆6500万吨,秸秆变肉换奶潜力巨大。
加快绿色发展
产品品质更好更健康
在追求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河南注重肉蛋奶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推广生态养殖、循环农业等模式,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在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占地2800亩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格外显眼,放眼望去,楼房式猪舍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我们公司创新研发了空气过滤猪舍,出风端安装灭菌除臭系统,养殖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集气管道收集后,经过该系统净化处理,氨气去除率达97.3%。”综合体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生猪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通过低蛋白日粮、热交换系统、灭菌除臭系统等关键技术,以及沼气利用、水肥利用等关键措施,探索出一条生猪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买牧原的食用产品很放心,在营养和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有保证。”在上海“豫农优品”活动中,前来采购牧原商品的商家说。
食品安全也是大食物观中的重要一环。河南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源头到餐桌,确保每一份肉蛋奶产品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最近每年的奶业质量抽检,我们的检测合格率都是100%,确保让大家喝上放心奶。”河南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震表示,“今年的抽查涉及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7个省辖市的生鲜乳收购站共26家,综合评定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在现场检查的同时,抽取生鲜乳样品26批次,检测项目包括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等,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检测合格率100%。
突出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
“美好生活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美,只有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优化食物的品种结构与布局,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闫祥洲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端收入群体对高端牛肉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掀起了高品质雪花牛肉的生产热潮。顺应新的消费趋势,以郏县红牛为代表的国产肉牛加入追逐行列。
在郏县堂街镇岔河村,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致力于改良郏县红牛“基因”,提升“雪花”生产能力。经过长时间的选优繁育,新一代优质红牛保持了肉质细嫩、肉味香浓等特点,提高了出肉率,增加了脂肪沉积,肉用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相比并不逊色。”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刚锋非常自信。其培育的雪花型郏县红牛为国内唯一本土高端牛种,其肉质被行业公认可达国际标准的A4、A5最高级别。
风干牛肉、酱汁牛肉、麻辣牛肉、牛肉干……在新野科尔沁农牧有限公司,形形色色的牛肉加工产品摆放在展品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其中的一个加工车间,12口大锅同时工作,每锅可以放200公斤牛肉,加工完成后的牛肉由自动化机器进行分拣、称重和包装。
负责人曾浩说:“通过专家的科技指导,我们在机械化方面不断改进提升,还在产品种类上加大开发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的新产品。”
“大食物观理念,深刻触动着供给一端的调整与改革;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供给效率,向二产部分要附加值、要新型食品,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闫祥洲说。
禽蛋产量居全国第二的河南,通过践行大食物观让“中原粮仓”更加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