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金东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勤俭节约首次被冠以“精神”之名,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有机融合。新时代涵养勤俭节约社会风尚,不同于物资匮乏年代的被迫选择,而是在物质丰富条件下的主动作为。涵养勤俭节约社会风尚,对个人而言是激发节俭道德力量的需要,对党而言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对社会而言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实践性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孕育于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之中,同时在不断地深化发展中以精神伟力引领着勤俭节约社会风尚的涵养,二者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以延安精神涵养勤俭节约社会风尚,要在充分认识和掌握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明确价值取向,转化思维方式,使民众立克勤克俭之德,社会扬崇俭抑奢之气、聚勤俭节约之识,国家健全完善力戒奢靡的保障,逐步使其向有益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转化。
一、自省与躬行同步,立克勤克俭之个人品德
涵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需引领民众树立克勤克俭的个人品德,以自查自省明确品德要求,以身体力行完善品德修养。一方面,要坚持自省以明德。树立品德的前提是明确品德要求,而明确品德要求则离不开自省自查,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唯有勤于学习节俭的优良品质,深于思考节俭的深层意蕴,明辨节俭与否的行为现象,才能真正悟克勤克俭之道。另一方面,坚持躬行以养德。树立克勤克俭的个人道德,必须身体力行积善成德,不断增强个人勤俭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要求不断在六艺的实践中修养自己,既能促使人妥善处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又可使人按照规律充分自主地塑造道德人格。
二、教育与舆论联动,扬崇俭抑奢之社会风气
弘扬崇俭抑奢的社会风气,要依托教育和舆论。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断巩固其“主阵地”地位,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不断凸显其“附加值”价值。一方面,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对标时代主题,在全社会深化节约型社会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教育,使广大社会成员能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全面认识时代情形,明确扬崇俭抑奢风气的重要性。聚焦特定群体,通过培训、宣讲等多种形式,使学校、行业部门、社会企业等能够自觉践行勤俭节约理念。另一方面,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好舆论平台,以高效的方式传播勤俭节约理念,吸引感染民众。拓展民众可以直接行使监督权利的舆论平台,健全舆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机制,保障民众舆论监督畅通。同时,政府应委托权威媒体做舆论谣言的“粉碎机”,进一步引导和把控好舆论的监督作用。
三、除旧与纳新同向,聚勤俭节约之价值共识
凝聚勤俭节约的社会共识,一方面要破除长久以来的陈旧思想桎梏,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接纳新时代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新理念。一方面,破除陈旧思想桎梏。不断拓展思维边界,摒弃“爱攀比”的消费思想,积极拓展兴趣爱好,使之成为获得愉悦和满足的重要来源。明辨互联网所充斥的“网红探店”“过度宣传”等诱导攀比的消费陷阱。加快乡风文明和家风文明建设,移除“好面子”的风俗习惯,不断推进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的整治,发挥自治优势,焕发社会新气象。另一方面,接纳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与勤俭节约思想同向同行,要坚持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勤俭节约的辩证统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着力构建社会绿色生态经济,让节约与绿色生态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互融互促、共建共构。
四、管束与监督并举,强力戒奢靡之制度保障
巩固好现有来之不易的成果,强化力戒奢靡的制度保障,要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束制度,同时辅之以监督考评,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用。一方面,健全管束制度体系。要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遵循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原则。国家层面制定管束涵养勤俭节约社会风尚的总体要求和标准,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方的具体管束制度,提高力戒奢靡的制度执行效率并增强其衔接性。既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刚性约束将力戒奢靡上升到新的高度,又要根据时代发展对社会各阶层、各领域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完备有效的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以此供社会各行业实施操作。另一方面,健全考评监督机制。既要突出共性问题,又要针对个别情况,完善力戒奢靡考核评价指标。以科学的标准和清晰的内容,及时考核相关部门的执行情况,确保涵养勤俭节约社会风尚各项工作有效落地。健全力戒奢靡的监督组织体系和配套监督制度,汇聚力戒奢靡各方监督力量,调动各主体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纠治“虚张声势”“形式主义”等行为。要充分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做到“群众敢于提意见,不怕群众提意见”,充分提高监督的有效性,确保相关制度落地落实。
(作者系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