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景华通讯员贺晓鹏李宏远)“我是2017年开始自己摸索着种植柴胡的,当时每亩收益只有3000元左右。如今,有了公司给我们做后盾,免费发放药种,免费技术指导,还签订协议高于市场价收购,每亩柴胡收益高达七八千元。”8月1日,在位于渑池县坡头乡城头村的河南省澜草堂药业有限公司,66岁的村民茹二秃告诉记者。
据河南省澜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学敏介绍,该公司目前以种植柴胡为主,2023年免费发放柴胡种子7000多斤,签约种植户1000多户,带动柴胡种植面积3000多亩。
渑池县地处秦岭余脉伏牛山区,是河南省中药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可作药用的植物种类702种,其中丹参、柴胡、黄芩、连翘、桔梗、何首乌等数十种属于道地药材。渑池县是国家道地丹参种植示范基地,丹参、柴胡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渑池县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突出有机、绿色、道地,按照“因地制宜、规范栽培、种改并重、集中连片、市场导向、专业化发展”的原则,加强专业化中药材种植区(带)建设,建设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着力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新的富民产业。
与此同时,渑池县紧扣“围绕党建抓产业,抓好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工作导向。5月16日,渑池县中药材产业党委挂牌成立;7月3日,丹参、柴胡、冬凌草、野生连翘4个党支部也正式成立。旨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组织建链、产业补链、服务延链、人才强链,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河南协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渑池县中药材产业丹参党支部就设在该公司。该党支部立足本地资源,在渑池县中药材产业党委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渑池丹参、柴胡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优势,引导群众种植丹参、柴胡等中药材。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海军介绍,公司目前拥有一条全国先进的中药材加工联动生产线,年加工中药材3500余吨,主要产品有丹参、柴胡、黄芩、连翘、艾叶等中药切片以及丹参蜜、药茶制品和艾产品等。该公司带动17个中药合作社、50多个中药材种植大户、2000余户种植户发展中药材种植。
张海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丹参每亩可采收450~550公斤的干货,按照2023年的市场行情,每亩收入可达12000~ 15000元;柴胡每亩可采收干货80~90公斤,目前市场价每公斤90~100元,每亩收入7000~9000元,因此,中药材种植“钱途”光明。
据了解,早在2003年6月,渑池县就引进了三门峡广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为全县的中医药产业谋篇布局。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广宇制药已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与渑池县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签订了丹参、板蓝根、冬凌草订单种植协议,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保护价保障药材种植户的利益,解决了种植户和合作社的药材种植技术及销售困难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据渑池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县已初步建成10万亩生态中药、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建成了河南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2处,培育出广宇制药、桐君堂等中药材种植、深加工龙头企业10家,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48个、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66家,带动2万余户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并先后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知名中药企业签订了供货协议,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为不断加强中药材“产、供、销、储、加、运”各环节产业化经营体系,渑池县提出了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链)发展战略,倾力打造“一中心六区域”的中药材产业布局。“一中心”即中药材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六区域”包括中药材公共服务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区、精深加工产业区、药食同源加工产业区、中药材仓储物流商贸产业区、中医康养区。通过建设“一中心六区域”,全力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化生产要素聚集,集“生产+加工+科技”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集群。
渑池县政府副县长张争先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条综合开发,鼓励和支持以广宇制药、崤函生物等为主的龙头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建设,构建以中药材种植、现代中药制造、中医康养服务、健康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渑池健康生态圈,着力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