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诗酒年华 美鄀西峡沟域经济激发活力赵和他用音乐“点亮”盲童人生箜篌主题博物馆新乡焕新亮相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0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14

他用音乐“点亮”盲童人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李燕见习记者陈炫羽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潘家贺,为了感受视障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他常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用盲人的方式去适应、去感受、去共情。十多年来,潘家贺用音乐的形式陪伴视障儿童探索多彩世界,共度温暖的成长时光。

在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名单的64人中,商丘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潘家贺是我省入选的两名候选人之一。

生于1987年9月的潘家贺,已扎根特教15年,他善于用音乐浸润视障学生心理,克服障碍,增强其自信心。他探索融合教育,培养视障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及协调合作能力。他带领视障学生合唱团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童声组金奖、2023勃拉姆斯国际冬季合唱节童声组金奖等60多项荣誉,合唱团近100名视障学生考上大学。曾获河南省“感动中原”2023年度教育人物、“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等荣誉。

在商丘师范学院音乐系读大四时的一次实习,让潘家贺与商丘市特殊教育学校结缘。在辅导视障儿童唱歌时,潘家贺发现孩子们虽然身有残疾,但对于音乐特别用心,这让他十分感动,萌生了留下的念头。毕业后,潘家贺决定走上特教讲台,如今已经走过15个春秋。“视障儿童的眼睛看不到世界的缤纷,我愿做他们的眼睛,用音符护送他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多彩的未来。”8月12日,潘家贺说。

坚守育人初心

面对视障儿童,真正与他们朝夕相处后,潘家贺才明白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为了感受视障儿童的行为和心理,更好地与视障儿童沟通交流,潘家贺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用盲人的方式去适应、去感受、去共情,正是感同身受的体验,使他与视障儿童心心相通,很快融入全校100多名视障儿童这一群体。对这些孩子,他时时用心,把爱心融入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温暖他们。

张欣怡、张欣亚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父母离异后常年在外打工,刚来学校时,她们很孤僻,不喜交流不善言谈。潘家贺细心观察她们,发现她们喜爱音乐,一听到音乐特别沉醉,就有意识地和她们聊唱歌,慢慢地,她们开始主动与潘家贺交流,并与其成了好朋友。

“来合唱团前,我就喜欢唱歌,但是我嗓子不行。后来在潘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嗓音和气息有了很大进步。只要一唱起歌,就能忘记烦恼。现在我觉得自己挺棒的,参加合唱团,又充实又快乐,真没想到唱歌这么迷人,我们还得了很多奖呢。”8月12日,张欣亚如是说。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潘家贺都不放弃一个学生。王顺雪是一名重度多重残疾孩子,先天性青光眼全盲,脊椎多次手术,由于自卑心理,使她的性格孤僻内向,郁郁寡欢。为了让王顺雪融入正常的生活,潘家贺就一次次动员她加入合唱团这个快乐的集体。她因不能长时间站立,潘家贺就让她坐着唱;发音不准就单独给她“开小灶”补习;外出比赛时,她怕拖大家的后腿,借口不能坐车拒绝参与,潘家贺就提前将车上躺椅准备好,坚持每次集体外出活动都带着她。现在的王顺雪常在音乐教室里用修长的手指使劲儿捏着盲文笔,像锥子一样的笔尖,在一行28个空的盲文板小格子间顺序跳跃,用盲文抄写着自己喜爱的歌曲,一首音乐作品只需要练习两三遍就能全部学会,慢慢地,她成了合唱团里最吸睛的“台柱子”。

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视障孩子虽看不见,但他们的听力、触觉极其敏感。潘家贺就采取触摸式教学方法,让他们用双手代替眼睛去感受发声方法。为了让视障儿童感受到音乐的发音和节奏,潘家贺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逐个把手放在自己腰侧、面部,感受发音时胸腹的振动,声音从天灵盖、眉心发出的感觉,面部表情、口形的变化,让孩子用心记住进行模仿。

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需要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练习,最难的是要解决孩子厌学情绪、不容易学会导致自尊心受挫折等问题,潘家贺经常对学生们说:“老师不急,你们也不许急,慢慢来,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

潘家贺还注重开发训练视障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潜能,通过游戏、聆听、歌唱、演奏、律动、创作等音乐活动,矫正与康复盲童的不良体态,促进孩子们运动机能健康发展。

潘家贺用语言和动作指挥学生去演唱,每次站在前面指挥,他都让学生用心感受自己的呼吸、手臂挥舞起伏的力量带动的声波,长期的磨合使他与学生形成了一种心灵感应的默契:只要他在场,学生演唱时的动律感、声音质感韧度、声音线条走向、感情色彩都能很容易演唱到位。

视障儿童的面部表情多是比较僵硬的,他们看不到表情,在演唱时要做到面带表情、传达感情,非常难训练。潘家贺就用语言去描述,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微笑,通过给学生讲解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引导他们带着表情读歌词,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启发引领,才使这些视障孩子能够做到与正常孩子一样带着动人的表情投入演唱。

走出家门走向世界

2014年,潘家贺在学校支持下组建了视障儿童合唱团,以“苔花”命名,选自“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希望这些视障儿童虽像苔花一样如同米粒般大小,却能够像国色天香的牡丹那样,靠着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开放,展现美丽的青春。

“合唱的主题是爱和奉献,需要孩子们共同努力,产生同频共振,才能唱出优美的歌曲。合唱,可以增强孩子们社会活动意识,更好地理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品质。”潘家贺说。

10年来,潘家贺带着合唱团的孩子,由市里到省里,从国家级平台到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交流演出,先后获得2023年勃拉姆斯国际冬季合唱节金奖、第15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童声组金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世界的回声”合唱音乐会优秀展演奖(德国)、中国合唱节童声组金奖等60多项荣誉。还被邀请参加2023年高等学校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与教学研讨会优秀教学成果展示、中国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工作坊展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合唱音乐会等活动。这些成果也激励了更多的视障儿童勇敢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2023年,学校开设了音乐表演专业钢琴调律方向中专班,潘家贺担任班主任,苔花合唱团的孩子们可以继续学习音乐知识。他让盲童合唱团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演出和比赛,融入社会做钢琴调律实践,让这些盲童们在收获知识和荣誉的同时,更收获了生活的信心。10多年来,苔花合唱团里有近百名视障学生考上了大学,具备了自食其力、回报社会的能力。

近年来,潘家贺创办多个公益合唱团,义务担任商丘市教师合唱团常任指挥,开展爱国主义歌曲活动3000多次,共6000多课时,让数万名师生和群众参与到爱国歌曲学习中来。潘家贺还多次被邀请在全国各地音乐教师培训中介绍视障儿童合唱团的教学经验,累计为数十万人次师生做师德报告。

十五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潘家贺坚守着一群可爱的视障儿童,谱写着自己别样的人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