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四天河南多雷阵雨天气一库碧水出淅川玉米大豆“手牵手”一地两种双丰收图片新闻稻田飘香收割忙破局谋变龙泉“兴”郑州分区域推动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潢川永济桥建成启用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0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16

稻田飘香收割忙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焦莫寒李丽

“开--镰--了!”8月12日,在固始县马堽集乡姚寨村,随着一声号令,利民合作社种植的头茬再生稻正式开镰,再生稻专用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

利民合作社理事长王加兵一早就赶去田里,“今天在我们这开豫南再生稻减轧机收单产提升现场观摩会,赶早凉快,来看看有啥问题一会得多请教专家。”

三分种,七分管,现在正是水稻拔节孕穗的关键时候,从省到市、再到县,各级农技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翻翻土、查查苗,指导农户落实好拔节孕穗期田间管理,努力培育高产群体,为水稻丰产稳产打好基础。

河南是粮食大省,但并非水稻种植大省。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4.34亿亩,其中我省水稻种植面积仅886万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2.04%左右。去年信阳水稻种植面积754.19万亩,占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约80%。

袁隆平曾说:“信阳不愧是‘鱼米之乡’,水稻生产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无论从耕地面积还是从产量、质量来看,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级市能够超过信阳。”

可即便是传统水稻种植区信阳,受限于气候,一年也只能种一季水稻。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杰介绍,经过农业专家们的深入研讨,决定挑战种植“再生稻”。顾名思义,再生稻就是通过对头季稻收割后的稻桩进行水肥管理,使其再次抽穗灌浆,割了一茬再长一茬,实现“一稻收两季,一亩产吨粮”。

“刚开始没经验,只能逐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覆膜水稻开始,随着品种、播期、育秧、施肥等关键技术一个个获得突破,逐步实现再生稻面积、产量、效益齐头并进。”李杰说,“现在固始县的普通农户对再生稻的接受度很高,再生稻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到2024年,固始已形成22万亩种植规模,一些特色乡镇再生稻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全县从事规模种植再生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有400多家,有人尝到了甜头,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种植再生稻。”

在光山县南向店乡连片的再生稻稻田内,稻浪滚滚,农户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今年是我们合作社种植再生稻的第8个年头,460亩再生稻,每亩能增收200公斤稻谷。”光山县鑫磊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鑫说。

经过专家实地测产,实收干谷亩产726.4公斤,产量稳中有升。

“今年信阳气候条件异常,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信阳再生稻安全地度过了早春的特殊低温,在今年夏初的持续干旱等天气影响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克服了孕穗期后又一直持续低温阴雨的影响,头季稻能有这样的产量确实是让人惊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尹海庆表示。

目前水稻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气象灾害及病虫害频发季节,尹海庆提醒,各稻区要把防灾减灾作为当前水稻生产管理重点,做好统防统治,一喷多促。

尹海庆表示,信阳种植再生稻面积连年增加,目前面积已经有85万亩,预计到8月20日,绝大部分头茬可以收割完毕。

秋风徐徐,稻穗簌簌作响。收割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丰收已经抓在手里。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