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碧水润鹤城中国好粮油交易大会将于8月底举办“嵩州丝绸”将亮相“世青赛”息县油酥馍成为市级非遗产品风景独好太平镇技术集成促提升“五良”融合提单产我省7月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图片新闻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以作风建设保障改革促进发展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0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20

风景独好太平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陈思远刘剑飞

8月16日,暑热难耐,西峡县太平镇老界岭景区却清凉宜人。23℃的气温让这里成了游客慕名而来的避暑天堂。

太平镇地处伏牛山腹地,四周群山环抱,溪流潺潺。森林覆盖率达96%,年平均气温12.5℃,绝对最高气温25℃,清爽湿润小气候孕育了独特的景观。区内空气质量常年在优质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3.6万个每立方厘米,素有“中原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

近年来,太平镇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避暑养生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镇等荣誉称号,2016年入选国家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青山绿水的世外桃源

“没想到咱们南阳还有这样一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真是世外桃源啊。”今年读大二的薛时松,利用暑假,带着爷爷奶奶到老界岭游玩,望着巍峨的大山,她忍不住发出了赞叹。

老界岭山高林密,植被茂盛,太平镇借助资源优势,修建道路,完善设施,丰富项目,建成的老界岭风景区如今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年游客接待量达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以上。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滑雪,一年四季,风景各异,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李子梦女士是来自南阳的一名教师,趁着假期,带着家人到老界岭参观游玩。“早就听说这里风景很美,今日一看,果然不同凡响。”在老界岭仙人峰观景台,李女士忍不住又做了几次深呼吸,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深入交流。

悠然自得的康养胜地

太平镇狠抓避暑度假,运动休闲、中药养生、民宿服务等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公共设施,大力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打造特色品牌。

老界岭脚下有一方舞台,每天晚上成了欢乐的海洋,变脸、魔术、皮影、歌舞轮番登场,更有靠山簧、西坪民歌等本地文艺节目表演,让每一位游客大饱眼福。

在发展壮大旅游市场的同时,太平镇还将地方文化植入旅游发展中,先后组织举办了厨艺大赛、非遗展演等活动,让游客观赏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能感受文化底蕴,走出了一条“旅游+文化”的双赢之路。

来自郑州的刘先生近期遭遇家庭事业双重打击,身心疲惫的他来到老界岭“疗伤”,他体验了温泉疗养、森林徒步、农家美食等多种康养项目。兴之所至,几杯小酒下肚,还对着大山吼上两嗓子,所有的烦恼顷刻烟消云散。

“康养旅游是我们的主打项目,我们让每一位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放慢生活节奏,聆听自然声音,重新寻回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体验生活的美好。”老界岭景区总经理张宁波说。

群众增收的“生态饭碗”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太平镇松树门村的魏忠娃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做的炝锅鱼成为很多游客的必选美味。入夏以来,他经营的农家乐天天爆满。“来这里吃饭的人特别多,我们十来个人都忙不过来,最近又从镇上招了几个人!”

太平镇按照“旅游配套服务型小集镇”的定位,引进以避暑度假、观光休闲、文化传承、运动探险、健康疗养为主的旅游服务配套项目建设,对“山、水、路、房、园”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当地群众开办农家客栈、旅游商铺和特色餐饮等旅游项目,带动一大批群众走上了旅游致富路。

界岭山庄6号院的尹小可一家是东坪村最早发展民宿的村民,2009年借着镇上发展旅游业的东风,将自家住房改建为农家乐,现在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殷实户。

“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做的山野菜、柴鸡蛋、橡子凉粉等农家菜很受欢迎,冬天淡季时还能上山采摘山茱萸卖钱,一年到头能挣二三十万元!”尹小可兴奋地说。

据了解,太平镇现有民宿400余家,带动2000余人从事民宿经营、餐饮服务等行业,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格局。太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适时推出避暑游、清凉游,做大康养品牌,成为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休闲度假和避暑康养的首选目的地,逐步构建起一个从生态观光、自然探索、运动体验到避暑度假、休闲养生的完整体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