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风尧山漂流激活“暑期经济”中牟文旅“暑假作业”成绩亮眼图片新闻党群连心服务为民图片新闻“四个坚持”筑牢思想防线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用好主动约谈提升监督质效“小切口”靶向监督助秋粮稳产丰收保护传承“中国曲艺史活化石” 让马街书会“传下去”“活起来”“火起来”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2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06

保护传承“中国曲艺史活化石” 让马街书会“传下去”“活起来”“火起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吴少伟王利科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马街书会,700年曲艺传承不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曲艺史活化石”。因此,要扎实做好“中国曲艺史活化石”的系统性保护,推动曲艺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双向驱动传播理念,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让马街书会“传下去”“活起来”“火起来”。

扎实做好“中国曲艺史活化石”的系统性保护,让马街书会“传下去”。“中国曲艺史活化石”--马街书会是以京韵大鼓、山东琴书、三弦书等40多种曲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中国曲艺史活化石”的系统性保护。一是抢救性保护非遗文化,保留“文化记忆”。河南宝丰县积极实施民间艺人记录工程,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200余位马街书会民间艺人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登记到会艺人传承曲种、门派、代表曲目等详细情况;对收徒拜师、评选书状元、祭火神、对戏、三月三祭拜三皇等民俗进行有效保护,保留“文化记忆”。二是积极培养传承人,绽放非遗迷人光彩。为更好地培养曲艺人才,宝丰县积极打造人才培养平台,成立马街书会曲艺培训学校、马街书会说唱艺术团等专业培训学校,培育人才力量,实施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同时与地方高校联合,加大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和人才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筑牢非遗保护传承“四梁八柱”。要制定《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推进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完善非遗调查记录体系,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制定《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系列政策,扩大非遗传承队伍,提高非遗传承能力。

推动曲艺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马街书会“活起来”。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拓新题材。马街书会有700余年的悠久历史,曲艺流派繁多,乐器奇特,是中国民间规模宏大、形式独特、内涵丰富的说书(表演)大会。因此,要充分运用曲艺艺术的特点,既要保留其传统精髓,又要勇于创新,不断吸收新的艺术养分,开拓创作格局,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作品,使曲艺艺术与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充分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生动鲜活。二是积极打造非遗品牌。积极打造马街书会相关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文化明信片、手绘历史发展图、特色乐器等。同时,通过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文创产品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三是探索“非遗+”模式,发展非遗新业态。可以依托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将马街书会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结合起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非遗文化旅游景点、非遗主题街区等旅游活动和文化体验,来传承、展示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探索“非遗+”模式,发展非遗新业态。

树立双向驱动传播理念,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让马街书会“火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及时传播非遗创新成果,让非遗“火起来”。一是树立双向驱动传播理念,让非遗“火出圈”。科学的传播理念是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引航器”,树立“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传播理念,不仅要将马街书会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元素展现出来,使曲艺艺术走向世界,更要将海内外游客“请进来”,让其置身马街书会发源地,了解书会源远流长、博大精神的文化,在看、听、谈、游等体验中感受马街书会的厚重感、人情味和烟火气,扩大马街书会的影响力。二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曲艺艺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曲艺艺术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例如在线展览、短视频、音频播客等,拓展传播渠道,让更多人能够轻松地接触和了解曲艺艺术。同时利用全息投影、3D投影、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马街书会互动体验空间。三是打造全方位立体化传播体系,持续扩大非遗“朋友圈”。着力加强大众传播渠道,充分整合媒介资源,借助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实现“爆发式”传播效果,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邀请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参与马街书会相关的影片制作、纪录片在线公益性展播、非遗传播专项行动等活动;充分做好“十三马街书会”舆论宣传,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利用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集中展播,营造线上线下浓厚舆论氛围;同时利用数字虚拟影像制作技术,将传统曲艺的精气神传递出来,使海内外观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的美好愿景。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要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让中国曲艺之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多彩的生命力。

[作者吴少伟系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王利科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说唱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以河南宝丰为例”(项目编号:2023XWH203)研究成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