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萌萌通讯员牛秀君李超
“我心中教育的样子是满园的芬芳、是琅琅的书声、是亲昵的话语、是健康的体魄,或者更是一种由内到外散发自然清香的气质。”9月9日,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南海小学校长杨志娟接受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海小学2015年成立,位于淇滨区城乡接合部,是规模较大的乡村学校,周边是村庄和农田。2021年9月,有着30年教龄的杨志娟被淇滨区教体局选派到南海小学任校长。
面对缺钱又缺资源,卫生环境状况堪忧,孩子们习惯差、成绩差的现状,杨志娟立志要让农村学校换新颜。
学校要发展,文化是根更是魂。由于紧邻农田,杨志娟将学校文化定义为“青禾教育”,南海小学就是“青禾小田”,寓意这里的孩子能够在大自然的滋养中,在老师们的护佑下,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基调已定,如何发展?杨志娟以“环创”打开局面,“环创”即是“环境的创设”,利用学校的空间进行布置和装饰,让孩子们在一个舒适、美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依托“青禾教育”校园文化,学校建设了“四场一园”,即德育场、智育场、体育场、美育场,少年农科园。
为改变孩子们乱扔垃圾的习惯,杨志娟每天身先士卒带头捡垃圾。2021年,杨志娟在值班巡视校园时发现了修剪树木留下的树枝,她灵机一动把这些树枝利用起来,做成了花坛的小篱笆墙,稍微粗一点的树枝做了两处小景观,师生一起涂上了颜色,不仅美化了校园,还解决了孩子们跳花坛的坏习惯。
第一个“环创”在校园里落地后,孩子们很感兴趣,不仅达到了教育目的,也坚定了她用“环创”做校园文化的信心。
“看到学校一点一滴的变化,我觉得很值。”杨志娟说,乡村学校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破破烂烂的书桌刷上油漆,铺上桌布变成了禾穗手工坊的展示台,废弃的法桐树被锯成一片片,打磨后刻上学校校训,点缀校园……环创理念让“废物”成为学校建设美丽校园的原材料。
为了让农村孩子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在杨志娟的带领下,学校成立了青禾巧手坊、童心童画社、抖空竹等16个社团,每周五下午开展社团活动。抖空竹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全校700余名孩子人人都会。今年,在鹤壁承办的全国匹克球大赛开幕式上,南海小学的抖空竹表演被邀请参加。
“我来自农村,情系农村,唯有一个想法就是能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杨志娟坚定地说,如今,南海小学变成了“彩虹”校园,学生课业丰富,校园文化根深蒂固,书声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