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毛生张楠张旭长
四季更迭皆是景。
9月17日,走进平顶山市白龟湖畔的湛河区曹镇乡,河湖相连、稻谷飘香、小桥流水、荷花吐雅。位于该乡曹西村的“小西湖”,水清岸绿、锦鲤跃池、小船悠悠。不少游客来此凭栏观鱼、赏云听风。
“这就是书本上说的‘画里乡村’‘诗和远方’。”组团前来写生的高校学生触景生情、直抒胸臆。
水乡曹镇--鹰城后花园闫哲摄
杨西村环村水系扮靓生态底色姜涛摄
曹西寨河焕新颜姜涛摄
“小西湖”边,游客喂鱼拾趣姜涛摄
丰收在望的曹镇水稻王毛生摄
齐心共建 废坑塘变身“小西湖”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曹西村背靠白龟湖,和湛河区众多村庄一样,宛若江南水乡--气候温润、水资源充沛、盛产稻米。然而由于前期缺乏规划管理,大好的资源被束之高阁。近几年来,在区、乡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曹西村发动群众,建设和美乡村。特别是今年初该村被纳入平顶山市和美乡村先导片区后,村“两委”按照“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和美乡村建设理念,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动员村民在小院里谈想法、提建议、做规划,共商乡村振兴大计。
参照杭州西湖艺术风格,该村对村北临近顺坝路的大片废弃坑塘进行改造,高品质打造家乡微缩版“小西湖”,让小乡村成为小江南;拆除环村寨河两岸违章建筑,埋设排污管道,对河道进行清淤,铺上河卵石,让河水变清,使之成为“小西湖”的配套工程,带动乡村环境整体提档升级……村民们的一个个建议在这里进行碰撞,得到完善,变成现实。
“党员干部带好头,干群才会拧成一股绳。”美化村容环境达成了共识,就要立竿见影抓落实,为此,村“两委”专门邀请专家团队,制订了整体改造方案,并动员全村党员干部扛着铁锹、开着农用车,清理坑塘、河道内淤积的杂物。看着党员干部满头大汗清淤,群众也纷纷加入,一个月的时间,清理出了1000多车垃圾和淤泥。
“小西湖”上整修道路,群众主动拉来砂石;搞绿化,群众踊跃干义工;建民宿,3户群众捐出了老宅子;建广场,家家户户捐款捐物。在深圳打工的村民张庆海通过视频看到村内环境变美了,联系村干部,主动捐款1000元;程三青家的宅基地位于“小西湖”北岸,楼房主体已建成十多年,但因周围环境差,不想来此居住,楼房一直“烂尾”,“小西湖”开始打造后,他立即复工建设,并使房屋建筑风格与“小西湖”景观相融合……
如今,“小西湖”峥嵘初现,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纷纷赞叹小乡村的蝶变重生……
串珠成链 小景点汇成“大颜面”
乡村振兴,关键是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曹镇乡曹北村北边有连片坑塘100余亩,一直被人承包用来养鱼养鸭养鹅。看着曹西村干群齐心协力干出了名堂,该村村民也不甘落后,直接把热情拉满。村“两委”将坑塘全部收回后,村民们纷纷出工出力,短短两个月时间,这片坑塘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
曹西村、曹北村等村庄的变化只是湛河区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湛河区立足重点、突破难点,将成熟经验在全区各行政村进行推广,以先进带后进,促后进争先进,形成乡村振兴全面开花的喜人局面。
8月29日,平顶山市和美乡村先导片区“夏看推进”观摩推进会召开,湛河区现场做了交流发言。
去年以来,湛河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一部四沿五旁”清理整治、“一村万树”建设工程,站在市域大环境的高度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引领各村互学互鉴促提升;通过开展“四季看变化”,快速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破题破局,让乡村建设出真出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湛河区以曹西村、曹北村、杨西村等6个村为主体,连片打造的和美乡村先导片区已初见成效。同时,统筹规划、精准发力,全域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景观串珠成链,景美人和业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创业引领
小乡村成为“致富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为补齐短板,湛河区各行政村在区、乡(街道)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开展清产核资,盘活闲置资产,采取“三资入股、统一经营”的模式成立由村党支部统筹经营管理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收回的耕地发展高效种植业,利用收回的坑塘打造水产品养殖园、垂钓观赏园,利用收回的建设用地招商引资,创办生态农产品加工、工艺编织、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等相关企业,沉睡的大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曹镇乡常年种植水稻1.3万余亩,“曹镇大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该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成立农业合作社70余家,发展精米加工企业两家、米线加工企业46家、稻草加工企业28家,年创效益8000余万元。
曹镇乡杨西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该村以42亩集体土地、坑塘入股,建成了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民宿项目“一亩荷香”,打造休闲观光一条街,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2023年与2024年,杨西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评定为“五星”支部。
河滨街道潘庄村立足“潘桃”、酥梨、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和生态养殖,打造了“潘桃源”五星工坊,发展旅游观光、采摘、垂钓和餐饮等多元经营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湛河区将一以贯之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健全产业体系,加快文旅融合,壮大乡村旅游新业态,使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