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执着图片新闻鲁静怡世界技能大赛夺冠花生摘果机自己DIY图片新闻柘城小镇好人多拼接文明的碎片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30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24

一粒“种子”的执着

--记许昌市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张存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武芳文/图

衣着朴素、皮肤黝黑,裤腿和鞋子上时常沾着泥巴,若在田间地头碰到张存利,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位地道的农民。

张存利是许昌市农科院的小麦育种专家。对他来说,眼下又到了忙碌的时刻。

9月18日,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见到张存利时,他正和同事们为秋播备种。只见他拆开一个个牛皮纸袋子,将麦粒倒进一个三角形的铁盒子,边摇动边观察,去除杂物与瘪粒,选择那些籽粒数量多、外观饱满均匀的,装进另外一个标记好的小牛皮纸袋子里,待到国庆假期再播种。

太阳不下山,就不出试验田

张存利出生在驻马店市,1992年,从驻马店泌阳农校毕业的他,只身前往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跟随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作民学习、工作,从此与种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作民主要从事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研究。跟随杨作民学习、工作的时候,张存利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和农民打交道,每当看到他们因为种子原因导致小麦产量上不去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那时起,张存利萌发了要培育优质种子的念头。他认为,一粒小小的种子,不仅关系到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收入。

2005年9月,在接到许昌市农科所(农场)邀请后,张存利毅然选择来到河南,开展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是北方第一大粮食作物,而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选育出适宜这一地区种植的单产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就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张存利说。

从此,张存利便在许昌扎下了根。但育种是一门辛苦活,让人一年四季都不得闲。

从9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10月份的播种,到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春末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再到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张存利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度过的。

小麦育种,从播种到收获,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细致,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几年的心血就有可能付诸东流。特别是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张存利干脆就吃住都在试验田里,以便能够随时观察小麦长势。

只要太阳不下山,张存利就不出试验田。他说:“把所有育种材料在这个时期的生长变化都记在脑子里,后面的选择才更精准。”

十年磨一剑,只为一粒良种

小小一粒种子,承载了张存利的喜怒哀乐。“当看到我育出的种子在农民地头丰收时,心中那种快乐,无可言喻!”张存利说。

育种的魅力在此,育种的残酷也在此。一个优良品种,从几百个、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经几代筛选,到审定推广,有时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搞育种,即使付出很多,仍可能一无所获。但是,如果不付出,那就绝对一无所获。”张存利说,如果失败了,就当是给别人提供教训了。

为此,张存利几十年如一日,从上千个原始材料中确定亲本,每年要做上百个组合,去雄上万个小花,把矮秆、大穗、多穗、抗病、抗旱、抗寒基因融为一体,一个世代一个世代地选择,再从上百万株的后代中寻找那粒符合要求的种子,选择出符合要求的优良株系,再进行初级产量比较、品系产量比较、大区产量比较……

对育种家来说,最重要的是眼光。能不能识货,能否从众多麦种中找出核心亲本配核心组合,是成败的关键。

幸运的是,2011年,在试验田里,张存利发现了一行穗形、品相、穗粒等都不错的小麦种子,之后再进行筛选、选配、分析,最终成就了昌麦9号这个品种。

经过多年不断努力,由他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昌麦9号、昌麦18、昌麦15、昌麦20、昌麦21、昌麦22、昌麦23、昌麦25、昌麦126、昌麦169,先后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中,昌麦20在2020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之后,2021年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昌麦20于2022年、2023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冬小麦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观摩暨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地展博览会”上,从400多个品种中脱颖而出,获评专家遴选推荐品种。

2023年,“高产稳产昌麦系列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获批资金90万元,重点开展昌麦系列小麦新品种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在小麦品种选育的过程中,张存利勤于总结,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许昌小麦》专著一本和各种技术培训手册多套,获得省级科技成果10余项。

像种子一样,把根扎进泥土

小麦的“生长密码”是,扎根泥土、向阳生长。张存利说,育种家的“生长密码”也是如此。

对张存利来说,“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是他投身田间最忙的时候,因为这两个时间点正值小麦杂交授粉、试验备播的关键阶段。

2013年6月的一个夜晚,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刚刚下班、走在回家路上的张存利,直接掉头回单位。

他奋不顾身地冲向楼前的空地,查看晾晒的小麦有没有被打湿。

分身乏术的时候,张存利就把老婆孩子拉来“白干”。“他根本就不管家,一心只在他的地里。”张存利的妻子余杰嘴上埋怨着,但却心甘情愿地给他打了一辈子的下手。

“我们正在不断适应人民群众饮食结构的改变,培育更适合做面包、包饺子的小麦,让小麦新品种产生更大社会效益。”张存利说。

沉寂、煎熬、坚守,等待一个无法预料的结果,这条路在求快求成功的今天看来,是如此漫长和不可思议。是什么支持着张存利坚持下来的呢?

“播下去的是一粒粒种子,收获的是一个个希望。”张存利说。

也许,这就是张存利的答案吧。因为,繁茂的麦田寄托着他的绿色希望,丰收的麦田闪耀着他的金色梦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