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不清的文物碎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信阳工作站的文物修复师们,耐心梳理、仔细修复,让破碎的文物重新焕发了光彩
□本报记者尹小剑李振阳通讯员胡亚昆付晓雪
在位于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信阳工作站,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几位文物修复师正在忙碌。
“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就是跟各种文物碎片打交道,修复一件文物少则两三天,多则几个月,甚至时间更长。”9月20日,“85后”文物修复师王金香一边说着,一边用牙刷清理陶器碎片上的泥垢。
城阳城址是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的六座楚王城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和最具考古价值的一座古城址。这里是展示平桥区乃至信阳市楚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王金香是本地人,从小耳濡目染楚文化,立志从事与文物修复相关的工作。“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信阳工作站招人,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说。通过层层筛选,王金香最终通过考核,实现了儿时的梦想。通过虚心请教、刻苦钻研,王金香很快就成了行家里手。
至今,经她修复的文物多达数百件,但她仍然认为自己是一名“新兵”。“文物修复是一门非常专业和严谨的学科,追求还原造物者本身的愿望或者是器物本身最好的状态,这才是最难的。”她说。
坐在王金香对面的贺兵,年龄稍长一些。入行10多年,她接触大大小小的文物有上千件。她常说,考古现场出土的文物碎片,就好比不同的积木混在一起,需要分门别类地梳理出来,这就需要文物修复师既有智慧又有耐心。“有一次需要修复一个陶壶,有200多块指甲盖大小的陶器碎片,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把它修复好。”贺兵说。
“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文物是我们触摸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文物修复需要更多年轻人的热爱与传承,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信阳工作站的文物修复师们认为,让文物重新焕发光彩,不仅需要匠心和技艺,还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