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粮食安全全种业领域覆盖 全产业链条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种业“硅谷”农科“芯”城我省全力保障“三秋”农机跨区通行顺畅图片新闻盘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青椒身价缘何一路“狂飙”在医圣故里探寻中医药文化魅力 500多种品牌农产品集中亮相河南制种企业首份AEO证书花落济源共和国同龄人王桂凤的种子情怀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3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27

共和国同龄人王桂凤的种子情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刘亚鑫王思琪

王桂凤,与共和国同龄。七十五载岁月匆匆,她演绎了从一名农村妇女到高级农艺师的精彩人生。

9月25日,笔者在新乡县翟坡镇杨任旺村见到王桂凤时,她和儿媳正在为秋种选麦种。

多年来,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住的王桂凤却在一件事上极其讲究--育种。

比起遗憾更愿全力去做

王桂凤家里兄弟姐妹七个,她排行老四,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当地县中。但面对家庭的重任,她选择加入生产队,12岁就开启了务农的一生。

“要说一点遗憾没有,那是假的。”但对于王桂凤来说,选择接受现实并全力去做的行动是更真实的。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她的工分在生产队同龄人里面总是名列前茅。

敢于争先,勇于尝试,加入生产队几年后,王桂凤与水稻相遇了。“刚开始光觉得种水稻可以跳水里,怪有意思。”因为好奇,她和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80年代,能吃苦还肯干的王桂凤从“小队”到“大队”,任妇女主任和村委会副主任。但当时杨任旺村水稻产量较低,村民总问:“小王,咱的水稻啥时候能亩产1000斤啊?”分管农业生产的她听到村民这样说,也在心中暗自鼓劲:“得想办法增产。”

“可咋样才能增产啊?”王桂凤又发起了愁。

敢想敢闯紧抓时机

机会来了!1989年全国妇联组织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即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王桂凤深受鼓舞,联系乡里和县里要找一位水稻专家。于是,时任新乡市农科所副所长的孙彦常受邀走进杨任旺村,王桂凤全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换良种、学技术,王桂凤踏上了“求学”之路。一辆自行车、一把水稻苗,从杨任旺村到70里外的新乡市农科所,这条路她来回走了不下一二十次。王桂凤可不吃“独食”,她在路上不断重复巩固老师的话,回到村里就打开村喇叭进行广播,播给群众听。

换良种的第一年,水稻亩产便突破了千斤,王桂凤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村民也看到了希望。村里的田成了繁育基地,专家也成了村里的“常客”。

从普通农民到育种家

随着与水稻打交道愈来愈深,王桂凤萌生出自己育种的想法。说做就做!还真做到了!过程的艰辛非同寻常。

“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光靠自己做不成。”王桂凤说,从种子公司成立到基地建设再到新厂建立,国家、科研院所、高校、领导干部、家人都是坚实的“后盾”。

自从两个儿媳嫁过来,王桂凤便开始“做工作”,儿媳们也被婆婆的精神感染,从此,婆媳两代“一条道”,向小麦育种领域“进军”。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庆典,王桂凤受邀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那时那刻,她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培育出更多优质种子。

她没有食言,先后培育水稻新品种10个、小麦新品种5个,直接或间接累计推广自主培育的新品种6000多万亩,帮助农民增收80多亿元。

活到老,学到老。王桂凤电脑用得比儿媳还“行”。“她只要想学啥,就非得学会。”这是儿媳眼中的王桂凤。王桂凤喜欢学习,也愿意学习,她经常用手机关注前沿科研成果。得知中原农谷入驻了许多农业科研“大拿”,她满是欣喜与期待。

王桂凤常说:“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好本职工作。”谈及发展,她说,现在有好政策,不仅农业项目多了,环境也好,办啥事儿都快,市场监管也越来越严,种业的春天来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