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相飞通讯员王中献朱永奇周冀豫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每个乡镇办好1~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不断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邓州市荣获“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24年高考文化课一本上线超过3330人,与五年前相比,净增2000余人、增长率170%,总数位于全省前列、南阳首位;邓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恢复招生,南阳科技职业学院乘着国家职教改革的强劲东风,加快发展、行稳致远,高、中职一体发展,协同共进;邓州教师朱国芳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破茧蝶变,奋力跃升,邓州教育强势崛起。
改善办学条件家门口上好学
“从五年前的日夜赶工到今天的日臻完善,湍北高中已顺利送走了两届毕业生。全体湍北人亲眼看见、亲身经历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对这所新学校倾注的大量心血和热切关怀。”2024年邓州市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该市湍北高中校长李丽动情地说。
2020年1月,邓州投资3.86亿元启动湍北高中建设项目,当年9月,学校顺利招生。目前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教学特色明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我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致力于建好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10月8日,邓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刘红梅告诉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邓州市户籍人口185万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56所,在校师生25万人,是典型的人口大市、教育大市,办好教育任重道远。
5年来,该市新补充教师近4000人,为教育事业接续奋斗、持续突破注入了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投资4亿元,新建幼儿园80余所;投资15亿元,三年建成三所公办高中,扩充学位10000个;投资7亿元,新建寄宿制学校16所。加上各类校园改扩建工程的完工,基本破解了困扰邓州教育多年的大班额难题。
激活内生动力提升教师素质
“强教必先强师。我们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引领教育跨越发展的‘牛鼻子’,不断激活教师内生动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该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明雨说。
该市出台了《关于为教育为教师办实事的通知》,即“教育十六条”,从教师补进、提升待遇、优化环境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游览景区,医院设立优诊窗口、教师病房等,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连续实施两届“三名一优”工程,为评选出的名校长、名师、优秀班主任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津贴,大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构建起名优带骨干、骨干带全员的教师成长新机制。
充分用好国、省培训和京邓协作等资源优势,每年组织参训教师通过跟岗学习、名师指导等方式,培训教师8000余名,基本上每两年就能实现教师培训的全覆盖。
“为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实施了教师素养提升‘七个一’工程。2022年以来,在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每年至少有一名教师拔得头筹。”邓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石桂丽说。
为检验培训成效,该市以南阳市“教师大比武”“班主任大比武”为平台,创新开展了“教坛新秀大比武”和“校长大比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优,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创优、校校出彩”的课堂教学改革热潮。
强自信、提作风、攀高峰、建高原。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增强教育文化自信勇攀教育发展高峰”专题活动。实施“校长一日蹲班”,干部“行政化”有效破解,学校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实施五大工程,激励广大教师坚定信念、鼓足干劲、奋勇拼搏。
提高教育质量学生全面发展
“紧紧围绕质量提升核心,以教研课改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冯明雨说。
该市统筹谋划,构建市、乡、校三级联动教研体系,以随机听课视导、优质课堂观摩和团队集体研讨为形式,以课例分析为抓手,以集体备课、研课、同课异构等为载体,形成小学至高中三个学段全链条、广角度、大交叉的良好局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融、点面覆盖的教研网络,让教学研究真正发生,切实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邓州市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拓宽育人途径,健全培养体系,把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纳入教育总课程中常态化开展,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
通过举办姚雪垠周大新作文、张志和书法、李光陆音乐、刘明海美术和刘登第科技节等活动,为全市师生搭建素质教育展示的舞台。以“奔跑吧!少年”为主题,面向全市开展校园足球、篮球系列比赛活动,参赛学生7000余人。
邓州市被评为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区,1所学校被评为省“标准化管理示范校”,10所学校被评为省“标准化管理特色校”,45所学校创建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动教育内涵式提升、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