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闻“五良”融合齐发力 粮食单产创新高消费帮扶工作再拓展再创新我省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省人大举办主题书画摄影展“科技大餐”送田间兴修水利惠民生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新闻益三村 多点开花促振兴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4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18

益三村 多点开花促振兴

关键字:振兴,开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吴向辉马丙宇

金秋十月,记者来到北依太行山的辉县市冀屯镇益三村,蓝天白云为幕,青山抱城郭,绿水绕人家,一幅和美画卷跃然眼前。

到村中走一走,干净整洁的村道旁,花木繁茂葱茏,农家小院风景别致,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细数这几年的变化,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特色产业让农民有奔头

在益三村东边,一排排食用菌棚整齐排列在田间地头。

记者来到冀屯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将准备好的菌棒摆放上架,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与传统大棚不同,这里是智能化食用菌种植棚,拥有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远程App操控即可实现自动化控湿、通风、保温等生产工序。

早在几十年前,益三村就有种植平菇的传统,彼时辉县平菇种植量在全国闻名,有“全国平菇看辉县”之说。冀屯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林宁介绍说,后来因受种植区域扩大以及市场影响,辉县平菇种植面积减少。

近年来,益三村坚持“一村一品”原则,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品牌。如今益三村通过加强品种结构调整,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由平菇扩大到双孢菇、草菇、鸡腿菇、白灵菇、杏鲍菇、猴头菇、海鲜菇、银耳、木耳和蛹虫草等十多个品种。

目前,益三村有3家食用菌合作社,从年头到年尾,做棒、上架、注水、摘菇、剪菇……各个食用菌种植园区都是车水马龙。“年轻的外出人员也返乡投入食用菌行业,60岁以上的老人到食用菌大棚都有活干,村里基本没有闲散人员。”益三村党支部书记梁德祥介绍说。

益三村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引擎。村民杨世云建有两座平菇大棚,一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他说:“俺的大棚是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建起来的,合作社给俺提供菇种、技术和销路,收入比种地强多了。”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益三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目前,该村食用菌大棚已发展到306座,年产菌棒300多万棒、食用菌1万余吨,实现年产值1100余万元。食用菌产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周边220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或销售。

发展食用菌产业,让村民获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益三村将200亩集体土地对外租赁,发展食用菌大棚种植,搭建“专家团队指导+合作社示范种植+党员先锋岗推广+菇农技术应用培训”四级技术转化平台,村集体年收入达11.4万元;建成食用菌研学基地,接待中小学生和游客,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在益三村,还有一座乡镇一流综合性食用菌科技馆,展示面积共计400平方米,由冀屯镇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在2020年联合修建。馆内展示的不仅有琳琅满目的菌类标本,让人了解食用菌的类群分类、典型品种、生态环境、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培养方法等,而且还记载了益三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益三村食用菌产业从弱到强,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从短到长的轨迹。

立足实际打造和美乡村

10月14日一大早,村民梁家磊就拿着相机在村里取景拍摄。“以前我们村名不见经传,现在柏油路、墙绘、景观河、灯光应有尽有,还办了辉县市第一个音乐节,我把拍的视频发到抖音上,不仅能涨粉,我们村还成了网红村,美出圈也火出圈了!”

梁家磊爱好摄影,他用镜头记录下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两年来,益三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围绕“支部建设、产业强基、风貌提升、治理稳定、生活幸福”五大目标,持续抓基层、兴产业、强治理、惠民生。

“短短十个月,家门口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密密麻麻的网线都入了地,开车回家路都平坦顺畅,生活美得很啊!”提起村内的变化,村民们都是赞不绝口。

自去年以来,益三村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按照“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的工作思路,深挖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了“拾光之河”“烽火之路”“菌菇主题”等系列特色墙绘。经过精心改造,生动意趣的墙画与周边民房巧妙融合、相映成趣,充满了生机活力。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光秃秃的水泥墙,我们利用村里的磨盘、瓦罐、石槽,借助污水处理厂的水源,巧妙地将其打造成了特色流水景观,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这里拍照打卡。”村民任朋艳说。

这两年,益三村共实施道路铺油、弱电入地、墙体绘画、河沟美化、植物景观、红色长廊共计6大风貌提升项目,实现了一村一韵绘底色,一步一景入画来。

一处处微景观的打造,为益三村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村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村庄规划当中,成为乡村风貌提升的建设者、参与者。

“现在村里干净又漂亮,我是党员,我带头门前‘三包’,把路段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韩九全看着院子里的流动红旗乐呵呵地说。

“垃圾不落地,村庄更美丽”已成为益三村村民的共识:“村里这么干净的街道,地上丢上一片废纸看着都别扭,谁见了都会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整洁的环境让大家都习惯了,谁都不忍心去破坏。”……

此外,益三村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环保志愿服务队4支队伍,组织开展“我为文明作贡献、我的家园我奉献”活动,清洁家园、花草养护、河道清整等志愿服务。同时,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最美益三村人、好婆婆、好媳妇、好乡贤、好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文明之风。

今天的益三村,干净整洁、邻里和睦,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的美丽画卷正在变为现实。

激活乡村文旅新赛道

去年8月,乡村灯光音乐节,让益三村迎来高光时刻。

流行、电音、民谣、舞蹈秀……精彩的表演轮番登场,台上台下融为一体,现场观众带着映红的笑脸跟随音乐挥舞双臂,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啥时候村里也没这么热闹过。”村民陈道玉提起去年举办灯光音乐节两眼放光,那几天,村里人山人海,汽车都进不来,卖小吃土特产的,卖玩具工艺品的,村内街道两旁都摆满了。“我在家门口卖大烩菜,一天能卖100多份,来的人多了,村民随便卖点啥都赚钱。”陈道玉说,人流就是财流,人气旺了,村民有事干,收入就增加了。

据统计,活动举办期间,200多个摊贩汇聚在益三村,累计接待游客达18万人次,文旅业态消费超过1600万元。全村有97户将自家庭院变成迷你超市、小型饭店,户均增收6200元。

益三村通过发展乡村文旅,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充实村民“钱袋子”找了一个“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还将举办乡村体育赛事、烧烤美食节等,让村里的人气旺起来,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富起来,让生活更有奔头。”梁德祥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新时代,新目标,益三村正昂首阔步走上新征程,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