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闻广阔天地 “芯”潮澎湃科技育苗 汝阳红薯产销两旺国产品种 洛宁苹果跑赢市场乡村振兴呼唤科技赋能图片新闻河南移动 筑起数字河南新高度国家助学贷款可申请提额中国厨师节上长垣获殊荣旧麻袋焕新生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5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07

旧麻袋焕新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刘飞

一条旧麻袋有什么价值?

“一条旧麻袋4.7元回收,经过修补翻新后,能够卖到7元左右,让其变废为宝,重新焕发出生命力。”11月4日,商水县练集镇周楼村党支部书记李重生告诉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麻袋,顾名思义,是用植物麻的外皮作材料、经过一定的工序处理后编织成的袋子,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农村盛装、搬运粮食的主要用具。与此同时,周楼村70%的农户都干起了麻袋翻新的生意,红火一时。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尼龙材料逐渐代替了麻袋装粮食的功能。

“修补麻袋的门槛不高,一学就会,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干。”经营了20多年麻袋翻新生意的李长喜说,近年来,随着麻袋资源逐年减少,坚持做麻袋翻新生意的农户全村仅剩15户,但仍有近200名村民坚守这项传统老手艺。

在麻袋翻新加工场,今年70岁的于淑萍戴着口罩,正在飞针走线缝补麻袋。“缝补一条3毛钱,一天可以缝补200来条。有空就来干,忙了也不耽误干农活。”于淑萍说。

加工场地不大,一共才十来名工人,有缝补的、打捆的、装车的,大家分工协作,井然有序。这些麻袋经过加工后将销往东北和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虽然是老产业,但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和沿海从事粮食期货生意的地区,麻袋仍是紧俏货。”练集镇镇长位永齐解释,“特别是近年来商水港、周口港区的蓬勃发展,重新让麻袋翻新这项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在李长喜眼里,淘汰下来的旧麻袋也能“生钱”。旧麻袋经过消毒杀菌后,被加工成麻绒,而麻绒又是用于床垫、隔音板、保温管等设施的好材料。随着麻袋资源的逐年减少,麻绒价格也在水涨船高,经过加工后,一吨麻绒可以卖到8000元左右。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永远不会过时,只会与时俱进。下一步,我们将走符合实际发展的新路子,通过‘研磨’技术、‘嫁接’电商、补链强链,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练集镇党委书记刘风雷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