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怡然通讯员谭亚廷郭旭
“吃罢饭去干啥?”
“走,一起上夜校。”
夜幕降临,镇平县杨营镇沙家村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吃过晚饭,不约而同来到村里的“共富夜校”,开始了每晚的“充电”时刻。
“在夜校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老师们课都讲得很专业,让我受益匪浅。”11月10日,沙家村村民沙艳龙说。经过在“共富夜校”的学习培训,沙艳龙获得了砌筑工证书,这个证书在网上也可以查询到,现在他带着村里的十来个同龄人在县城内外承接一些小工程,收入有了保证,日子越过越有信心。
眼下,在沙家村,白天下地务农或进城务工,晚上在家门口重返“课堂”学习提升技能,已成为村民们生活的新常态。
以前,沙家村的群众想进城务工,苦于没有过硬的技术,只能干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辅助性工作,虽然很累,但收入一直上不去。如何帮助群众破解这一难题?杨营镇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群众点单、学校制单、政府买单”三单制服务模式,以沙家村、白庄村为试点,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以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按需开展电工、种植养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为满足学员的差异化需求,确保夜校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更便利于群众,村里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议事会、入户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收集整理群众关心关注的课题。同时,对辖区内有文化、有意愿参加电子商务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的劳动力进行统计,并建立培训台账,为群众定制专属的“学习套餐”。
该村将“共富夜校”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相结合,以技能培训为主,与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合作,邀请县内的行业专家、电商人才、致富能手等担任讲师,菜单式开展小麦种植技术、玉器雕刻等富民培训项目,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
学习培训的目的是更好地就业。杨营镇依托直播企业、家庭作坊等实体,联合南阳工艺美术学院、镇平县超正珠宝、好运玉业等院校和直播公司,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实操训练,并为合格学员颁发技能证书。同时,定期公布企业用工信息,印发就业登记手册,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讲座,以推送送岗信息等形式,为参加培训群众提供第一手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企民双向奔赴。
据悉,自“共富夜校”开办以来,杨营镇共组织各类培训7场560余人次,组织实践学习330余人次。其中,取得玉器雕刻工技能资格证62人、养老护理工技能资格证48人,通过夜校培训掌握技能外出务工近百人。
近年来,镇平县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努力实现“以技增能、赋能共富”,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都能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实现授人以渔,促进就业创业、技能增收。目前,该县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养老护理、保健按摩、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126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