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陈鹏旭孔路正
11月11日,在鲁山县背孜乡盐店村一处桃园里,村党支部书记王宪周正带着村民采摘冬桃。
“全村冬桃种植面积500多亩,我自己种了20亩,早、中、晚熟的都有,现在采摘的是冬黄桃‘黄金一号’。”王宪周说。
王宪周介绍,看到种植冬桃收益不错,他于2017年到山东青州考察,引进1000多棵映霜红、金秋红蜜等品种的桃树苗。他还通过直播平台学习管理技术,每年套袋就需要10万多个袋子,带动10余人务工。
在王宪周的带动下,盐店村种植冬桃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孙小周将流转的荒坡地改造成梯田,栽种了1500多棵冬桃,经过精心管理,如今每棵桃树的产值都在200元以上。受盐店村影响,背孜乡石板河村、东山村、井河口村的村民也开始种植秋冬桃,目前整个背孜乡秋冬桃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
在鲁山县,带领群众发展冬桃的村干部,还有土门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构树庄村的多任党支部书记。构树庄村现任党支部书记马见发于2017年当选,他自家虽没种桃树,却没少为村民们发展冬桃种植操心。
马见发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拓宽了通往冬桃园的主要道路,又打了深水井,建了蓄水池和冷库。为帮助村民卖桃,他经常在直播平台发布信息,推介村里的冬桃。今年10月10日,在马见发的倡导和组织下,村里举办了冬桃采摘节和“桃王”展示活动,受到媒体关注。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村冬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00多亩,带动整个办事处种植3000余亩。其实,我们村的老支书荆中敏最先引种冬桃,是名副其实的‘冬桃书记’。”马见发说。
马见发所说的荆中敏今年80多岁,从1987年开始探索种植夏桃、秋桃,但均未成功。后来,荆中敏四处参观学习,从山东引种了冬桃。2014年,荆中敏种的5亩冬桃收入两万多元。看到收益不错,荆见中、雷留新等多名村民开始跟着种植。荆中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推广土壤改良、果实套袋等技术,一步步将过去的穷山沟改造成了如今的花果山。
荆中敏的孙子荆育程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后返乡创业。他先后成立了多个农业公司,注册了商标,通过电商渠道将冬桃销往全国各地。如今,构树庄村种桃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10余户。村民雷留新种桃年收入超过6万元,还供出两名本科生。
鲁山县县长叶锐介绍,该县通过引导和支持乡村开发荒山,整合土地资源,同时出台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健全“村集体+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山区群众种植冬桃5000余亩,不仅进一步保护了良好的生态,还充盈了秋冬季节的水果市场,让冬桃成了群众致富的“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