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土地的亩均种植效益,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联合河南省多家科研单位,历时六年试验示范了“粮菇轮作、过菇还田”秸秆高值利用培肥沃土技术,构建了“作物-大球盖菇-作物”定区循环轮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菇粮间作循环农业”是将食用菌与粮食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实现土地、空间、光照、水分等资源的合理利用,秸秆收获后通过种植大球盖菇,菌渣还田种植粮食作物或者经济作物,提高农业产值,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秸菇粮肥一体化四一五粮菇间作”循环农业模式是将耕地(按5亩计算)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1亩),第一年第1单元用于种植赤松茸(大球盖菇),其余四个单元种植冬小麦,等到来年春季地温回升草芽萌发的时候,菌床上开始喷水出菇,等到5月1日左右出菇即将结束时,在菌床两侧播种玉米,其余四个单元的小麦收割时收集秸秆备用,并及时播种夏玉米。秋收的时候,把1亩种菇区域的早玉米秸秆和其余4亩夏玉米秸秆收集,加上4亩小麦秸秆,用这些秸秆为原料在第3单元种植赤松茸,其余4个单元种植小麦,耕种方式与第一年相同。下一年度在第五单元种菇。以此类推,五年整个区域全部轮作一遍。
“菇粮间作循环农业”是具有良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农业模式。一是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菇粮间作通过将食用菌收获后的菌渣,作为有机肥料归还给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的秸秆、残茬等废弃物,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归还给土地,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二是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保护。菌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肥力,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强作物的抗病性。秸秆作为食用菌基质,减少农户焚烧秸秆和乱堆乱放现象,有利于保护环境。三是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食用菌和粮食作物,可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提高种植效益。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菌菇间作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利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