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国宏曹怡然通讯员左力张旭
“推动行政文化区建设和老城更新、完成雨污分流75.4公里、改造老旧小区75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入选全国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市民可以免费乘坐城区的公交……”12月24日,在南阳市“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唐河县委书记贺迎介绍唐河聚焦“五聚五提”,拼搏实干,打造宜居宜业唐河的发展举措。
唐河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拥有耕地250万亩,粮食作物面积常年稳定在380万亩,粮食产量居全省第二。近年来,唐河县以“五聚五提”(“五聚”即聚力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做强产业硬支撑;聚力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培育绿色新引擎;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畅通发展大通道;聚力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康养目的地;聚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创出善治新模式。“五提”则是在“五聚”的基础上,提出的全面提升城乡发展融合度,全面提升改革开放活跃度,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美誉度,全面提升要素资源保障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战略抓手,锚定“建设副中心城市重要增长极”蓝图,全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稳定供给的同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0.9亿元,同比增长6.2%,位列南阳市第三。
项目支撑有力有效。唐河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灾后恢复重建和基础能力提升支持措施,争取到位政策性资金61.6亿元、专项债资金22.7亿元、市场化融资11.3亿元、国债资金5.3亿元,总量连续四年位居省市前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艾礼富、海川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展现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
产业发展聚链成群。唐河县不断壮大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培育了1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该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入驻企业142家,总产值27亿元。围绕打造低成本的唐河,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兑现减税降费4.6亿元,储备工业用地3000亩,推介企业优质产品21.3亿元,营商环境在全省103个县区中连续三年稳居第一方阵。发展有机小麦、优质花生、优质红薯三大特色农业15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80万亩,率先完成清沟通渠整治1410公里。
城乡建设提质增效。唐河县立足于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近三年,累计投入近100亿元,推动行政文化区建设和老城更新、完成雨污分流75.4公里、打通“断头路”20余条、改造老旧小区75个,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在乡村建设上,投资80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水美乡村、源网荷储等项目,获评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全省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唐河县坚持把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保障。高效应对特大汛情,发放救灾资金5800万元,第一时间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累计投入28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46所。县医院新院、县中医院医养结合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养老机构293所,获评省级养老示范县。
改革创新活力迸发。唐河县围绕投融资体制、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区体制机制等12个方面,实施55项重点改革,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入选全国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城镇困难群体解困脱困工程、养老服务等5项工作获省委、市委改革红榜表扬。
“惟拼搏者不凡,惟实干者出彩。唐河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持续稳经济、抓改革、守底线,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为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奋力拼搏,以实干实绩书写出彩篇章。”贺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