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炙”字,是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它有“肉”字和“火”字组成。在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肉”字。
古代的“肉”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的“肉”字像用刀切下的一大块供食用的禽兽的肉,金文偏旁多加出一道瘦肉的纹路,隶变后楷书单用时写作“肉”。作偏旁时多数放在左侧,写作“月”,所以又称“肉月旁”。“肉”字的本义指“切成大块的供食用的禽兽的肉”。在“炙”字中,这“肉”字作偏旁用,本是“月”字,但简省成半月形。
“炙”字下面是“火”字,这与“肉”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用火烤肉”。
“炙”字的本义为“烧烤”,如成语“炙手可热”,表示手摸上去感到热得发烫,比喻气焰、权势等盛极一时。
“炙”字引申指曝晒,如:热日炙人、炙烤。形容极热,像火烤一样的热称为“炙热”。
“炙”字还引申指“受熏陶、受教育”,如《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有:“久仰芳名,无由亲炙。”
“炙”字也指烧烤的肉。“脍炙人口”中,“脍”指切细的肉,“炙”指烤熟的肉。美味的肉使人爱吃。“脍炙人口”用以比喻好的文艺作品人人传诵,比喻美好的事物人人喜爱。这里的“脍”不能写成“烩”,不读h u ì, 应该读k u ài ;“炙” 字不能写成“灸”,不能读成j i ǔ. 这两个字的区别在于“炙”字下面是火,但上面挂着一块肉。“灸”字下面是火,但上面是声符“久”。你只要记住,针灸时间久,就能记住如何区分这两个字了。
“炙”字也作姓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