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强社区党建为引领进一 步提升县城治理能力和水平

--来自县居民事务中心党工委的调研报告

图为省委主题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在滨河移民社区产业园调研党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石俊文)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县居民事务中心党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部署,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强化社区党建为抓手,以提升组织能力为重点,逐步扩大党在城区的组织覆盖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党领导城区社会治理的能力,努力提升县城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区域统筹、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有力组织保证。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组织引领,构建城区基层党建新机制。

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管理职能。明确社区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和抓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原则,使居民事务中心党工委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社区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上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区域领导核心作用。

二是切实为社区党组织增能减负。严格执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确需下放社区的工作事项,须经居民事务中心党工委严格审核把关,并做到人随事动、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制定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推行受理、办结“一站式”服务模式,把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落实到位。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的服务评价制度,确保社区党组织主要精力放在为群众服务上。

三是提升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水平。优化居民事务中心党工委班子配置,提升综合管理服务功能,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社区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依托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微信平台,建立网上党支部,开展网上组织生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深化党支部“评星定级”。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制度。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确保每位党员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好作用。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互联共建,构建居民事务中心、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融合共建新格局。

一是推行居民事务中心“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积极吸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居民事务中心“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副书记或委员,定期研究商议辖区建设和党建工作等重大事项。探索建立“大工委”、“大党委”、驻区单位共驻共建“三单制”。居民事务中心、社区与驻区行业单位互相提供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对照清单双向联系、服务,双向认领、负责,双向统筹、解决民生需求,促进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

二是推行社区、驻区单位党建双向机制。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明确各自党建工作责

任,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共同进行党员教育等方式,主动融入属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居民事务中心、社区党组织和驻区部门单位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进行沟通会商。

三是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党工委领导、居委会执行,以居民为主体,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小区物业、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深化社区党务、居务公开制度,运用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形式,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协商解决社区治理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加强和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引领居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坚持党群联动,完善社会化治理机制,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四是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健全驻区党组织、在职、驻区党员“双报到、双服务”、“三亮一奉献”(亮身份、承诺、业绩,积极为社区建设做奉献)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推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出机关、下沉一线、多办民生实事。充分发挥居民事务中心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动员组织各类行政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广泛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加强社会组织党建,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怍用发挥。

(三)统筹规划,夯实城区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项目建设资金,在各社区原有设施基础上,逐步完善“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居民议事中心等阵地场所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党员教育、党群活动、服务群众等功能。目前,全县1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场所全部达到500平米的标准化要求。

二是强化人才支撑。配强党务工作力量,推动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将工作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提高社工报酬待遇,建立社工薪酬标准体系和正常增长机制。其中社区“两委”主干收入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普通社工继续推行最低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职称工资+基本保险的薪酬待遇水平。让社工待遇有保障、有名分、有奔头,激励大家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加大大学生和专业社区工作者招录力度,推进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鼓励社工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社工职业等级进入基础工资。制定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考核办法》,依据考核情况确定绩效工资。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增强职业荣誉感。

二、思考建议和打算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要把城区基层党建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加强规划设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办法,明确城区党建目标、任务和要求。探索建立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领导议事机构,紧扣治理抓党建。党工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直接推动。副书记要以主要精力协助书记抓好党建工作,班子成员要抓好分管领域党建工作。努力争取组织、机构编制、民政、发展改革、财政、人力保障等职能部门工作支持,强化资源调配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实现城市治理社会化的深度参与和同向发力。

二是建立县级部门、居民事务中心、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以上带下为动力、以下促上为基础的新机制和有机衔接、有序推进、有效运转的新体系。进一步明确三级责任体系,县委履行主体责任,抓好规划指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领导和组织作用;居民事务中心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统筹抓好社区党建,支持好驻区单位党建,配合好新型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强化社区党建“龙头”牵引作用;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落实居民事务中心党工委部署的各项任务,对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进行兜底管理,强化“堡垒”聚合作用。健全县级部门、居民事务中心、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定期沟通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平台。依托党建示范社区、非公和社会党组织党建示范点、党建指导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统筹驻区单位党员、非公(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退伍军人党员、大学生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就近参加组织生活。依据群众需求和自身实际,量身定做活动菜单,及时发布活动信息,随时随地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推动县城治理能力和水平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