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口挠阁的二十年传承路

峨口挠阁20年的传承发展历程,峨口挠阁传承人和老、小艺人经历了许多许多,峨口镇党委、政府也经历了许多许多,其中有艰辛和汗水,也有鲜花和掌声;有坎坷和关隘,也有光环和红地毯。但是无论怎样的风雨和困难,峨口挠阁传人和艺人们,在峨口镇历届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民间艺术传承发展“星光大道”。现在精选几个精彩片段,用章回老旧文体,记录那些美好的瞬间、激动的时刻、高光的细节,以供当事人回味,与传阅者分享。

第一回铁矿富县强县 挠阁名镇匹配

话说本世纪初的2002年5月,代县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安排,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工作,全县17个乡镇全部完成了乡镇党委、政府的换届工作。换届后的乡镇党委、政府班子,团结齐心、精神振奋、信心满满、斗志昂扬,纷纷磨拳擦掌制订方案,要闯出一番新天地、干出一番大事业。峨口镇党委、政府班子也不例外。

峨口镇位于代县的东大门,以山为界,翻过山则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顺南山势、沿滹沱河畔往东行则是繁峙、灵丘,直抵京畿河北和首都北京。

峨口镇在古代作为雁门关东南从漠北进河北,占河东之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在隋唐时代,安置过3万突厥人(包括五台)。郭子仪平安禄山叛乱也出入此口进行恶战。宋、元时期的杨家将也以此口为据点,转战河北倒马关、紫荆关。在元初,朝廷又赐峨口之南的山中岩头官地为杨家将祖茔之地,周边之村民不得进茔地垦植打柴,不许牲畜践蹋和牧猎。峨口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地域文化发达,从清末到上世纪,一直是代县乃至全市、全省的文化制高点。

扯回话题,拢住跑题的马头,继续说一下峨口镇党委、政府如何规划、如何大干,规划什么、大干什么。

2002年3月20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峨口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会议明确地把发展文化事业纳入本届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提出了打好峨口挠阁这张牌,作为落实县里“文化强县、旅游活县”治县方针的一个硬措施。本次联席会连续开了两天,首先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发展文化事业、保护文物的一系列文件,认真学习省、市特别是本县党委、政府在党代会上的主报告,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思想观念上和宣传舆论上造成一种抓文化、发展文化事业、活跃群众文化活动的态势。

会议分析了县财政可以连续递增的趋势。要求大家把握大势,乘势而上,做好峨口的文化事业、文化大院,特别是要把峨口挠阁这张牌不仅打出去,还要在全国打出名声来。会议认为代县是铁矿资源大县,峨口又依托太钢峨口铁矿。县里几大矿点建设的热火朝天,财政收入逐年增长。有钱就能搞文化,有钱就能搞好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匹配、软实力支撑,文化和经济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两个翅膀。

2002年以后,县财政收入逐年增长,2002年县财政收入是0.72亿元,2003年财政收入为1.05亿元,2004年财政收入达1.45亿元,2005年财政收入3.02亿元,2006年财政收入3.36亿元。代县的县财政收入由区区几千万到过亿元和数亿元,以及后来突破10亿元,每一级都是一个飞跃,有质的变化。与此同时,峨口挠阁也从峨口街道演到市里、演到国家群众活动央视演播室。其身份也由镇里的抓手、县里的牌、国家非遗云上的公共艺术品,一跃再跃,蹿红网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