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

以及各民族的商人们,便是从“雁门关-显旺-(渡滹沱河)-正下社-峨口-(溯峨河谷)-岩头-庄子-台怀”路线,前往五台山朝觐和经商的。这是一条经济走廊!

与此同时,在村镇稠密、寺庙众多的峨口地区,也有一些代州(今代县)之行商,走南闯北,沿着古老的晋商驼道,远赴湖南、湖北、河南和蒙古、俄国等跨境经商。

于是,依靠发达的田地种植业(农业)、店铺作坊业(坐商)和内外贸易业(行商)经济结构,自古以来,以千年古镇峨口、千年古村正下社为代表的峨河流域北部地区,就是绿树掩映、经济繁荣、消息灵通、物阜民丰,堪与江南水乡媲美的锦绣之地。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诞生,经济基础决定文化传承。我认为,峨口挠阁是发芽于自然资源、经济实力、文化沃土三结合的创新之花。它属于“根创新”,而不是“枝创新”。

当然,峨口挠阁既是古代创新之花,也是现代非遗之花。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在这一带,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即元宵节3天时间,依然古风玄雅,旌旗猎猎,凡各村镇、公所、庙宇、寺院,都定时敲钟、“跌千金”和放铁炮,工厂、商店、学校、卫生所、供销社、邮电局等门前,均砌垒煤炭块“发旺火”,老百姓家家户户挂灯笼、放鞭炮和煮元宵。当穿过街道上一座座松枝、柏叶扎制的彩门时,实在是令人眼花缭乱。

那时候,我和乡亲们白天在千年古村正下社观觑空中舞蹈“挠阁”:身着仿古戏服的壮汉们,肩扛1.8米高铁架上四五岁的漂亮女孩,扮演的穆桂英、樊梨花、梁红玉、王昭君、西施、貂蝉、赵飞燕、林黛玉、崔莺莺、陈杏元、杨玉环等,与一名男孩手执拂尘扮演的丑角,随着音乐鼓点舞动、翻腾和招展。此外,还有抬阁、转阁、彩车、霸王鞭、“牛斗虎”、小放牛、二鬼摔跤、秧歌、高跷、竹马、旱船、武术等,从拥有康乾盛世“柏神泉”美丽传说的普照寺戏院出发,走街串巷,进行巡游。

那时候,我和同伴们晚上则去千年古镇峨口观睹高空放“架火”(俗称“起老杆”):在用木材搭制的12层高的彩塔上,缀满了各种烟花炮竹和暗藏了各种“焰火画”。待到夜暗时分,便笙鼓齐鸣、动静结合的“演出”开始了。一会儿“老鼠偷葡萄”,一会儿“水漫金山”,一会儿“苏武牧羊”,一会儿“天女散花”,一会儿“大闹天宫”……

最精彩的当属“天狗吃月亮”后,全场肃静,道乐、民乐、佛乐悠扬响起,由慢渐快,齐奏“救月”,直至焰火画里“月牙”显露和“月亮”重圆,才万众欢腾,灯火阑珊,炮声大作,人们再意犹未尽去欣赏彩灯和猜灯谜。

万年峨河水,非遗诞生处;

千年古村镇,非遗传承地。

何以山西代县峨口挠阁?让我们永远记住她的高光历史! (王永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