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塞尊崇雁门关 融合文旅谋发展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以北20多公里的勾注山上,是北岳恒山山脉的西麓,是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农耕与游牧的重要分界线。汉击胡马,唐御突厥,宋止契丹,

明抗瓦剌,是战略要道,自古兵家必争;昭君和亲、澶渊之盟,是沟通渠道,向来文人络绎,游客不绝。

站在关城明月楼上,手起槌落,鼓声响彻云霄,雄浑辽远,遥想将士们凯旋,把酒言欢,共赏明月的场景,恍惚间穿越回那个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时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昔将军李牧,名垂青史;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令匈奴闻风丧胆;杨家忠烈,百世留芳。古今死节忠良将,为国土争先重任扛。

天险门是雁门关的主城门,明代建筑,门高12.5米,门洞上方额匾书“天险”二字,为武则天所题。门洞内的青石板是明代原

物,600多年间的清晰车辙印仍然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烟云。高耸入云的天险门背后就有大名鼎鼎的“中华第一关”匾额。

天险门旁边有镇边祠,镇边祠也称李牧祠。巍巍关隘耸云天,不教匈奴扰境边。遥想将军穿铠甲,忠心赤胆抗敌顽。承载着历史与现在的是祠里的革命传统纪念馆。在1948年4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从延安前往西柏坡途中,路经雁门关,曾上雁门关城楼观赏,在镇边祠附近休憩。

地利门旁有宁边楼,宁边楼又叫六郎祠。传说六郎杨延昭镇守雁门关时,寒冬腊月,敌军却屡次攻城,宋军不堪其扰。杨延昭在看到军民取水后地面结冰而获得灵感,命官兵在城墙上浇灌冷水,使城墙固若金汤,大大增强了防御力量。而今宁边楼上陈列的几门大炮,炮身斑驳但仍旧难掩其锋芒;摆放的巨型弓弩、投石车、钢刀战车,尽显冷兵器时代的残酷。放眼四望,威远楼、校场、点将台、关署,必定思接千载,心潮起伏。

黄云漫卷,昭君出塞,一曲琵琶泪千行。凭栏望,叹桑田沧海,记忆深藏。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换来了大汉王朝上百年的边界稳定;澶渊之盟结束了北宋与辽国在雁门关多次展开的拉锯战。天险地利,耕牧比邻。看边墙起伏,堞楼控扼,雄关独立,古道蜒伸。烽火狼烟,和亲互市,玉帛金戈变换勤。关楼上,问前线后方,谁给区分?

雁门关也是研究历史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的重要渠道,雁门崖壁上飘逸洒脱的鎏金草书“雁门关”三字,据说是毛泽东主席于1948年题写;汉白玉雕像,以佘太君为首的杨门巾帼女将,以杨业率领的杨家须眉男儿,威风凛凛地诉说着保家卫国、前赴后继的故事。北伐刘邦、诗鬼李贺、思想家顾炎武、逃亡的慈禧光绪;革命先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名人浮雕承载着历史与现在,也启迪着未来。

瓮城城门又称小北门,是一座明代建筑,拱形门洞上方嵌有一方镌有“雁门”字样的青石,门两侧有一副明清书法家傅山先生手书的“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对联,可以窥见雁门关的险峻和军事地位。这正是:登临处,楼头垛口凝神望,古道斜阳青石路,长城横亘乘峰浪。忆往昔,千载拒胡蛮,声悲壮。

边贸街,青石板铺路,街道两边均为砖木结构的六檩鞍架瓦房,青砖砌墙,两边设有饭馆,旅店,皮毛店,茶叶馆等。南来糖布烟酒茶,北来牛羊骆驼马。商埠经济多门路,财源滚滚流雁郡。明清边贸有风采,新修酒堡,酒香四溢,南绍北代,黄酒不赖。剪纸面塑、雁绣手工,融合文旅,发展非遗。边贸街现在是展示边塞贸易和销售纪念品的商贸街,邀约四方宾朋,登攀险隘,把酒临风,振兴吾乡,共谱华章。

雁门一关,雄险苍奇、刀光剑影。历三千年名播寰宇,经千百战古颜弥新。骚客谪人,遣诗咏颂。行伍将帅,远来参仰。雁塔碑林,敌楼烽火,随处可见。游人至此,亦必有感兴矣。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历经2500多年漫长而不平凡的岁月,亲历了中华民族的风云变幻,见证了炎黄子孙沧桑变迁的历史进程,邀南北宾朋、四海友人,都来追寻历史遗迹,眺望长城内外,感受雄浑壮阔的硝烟弥漫,体味旷世璀璨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