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梅芳 曾宪杰
现年61岁的杨金华出生在山水秀美的阿龙山小镇。她就像一株迎风盛开的兴安杜鹃,不论生长环境富饶还是艰苦,依然茁壮成长,用无悔的青春年华为家乡的山岭裁剪绿色“新衣”。
1990年3月,杨金华被任命为阿龙山森工公司新组建的营林处11队队长。队里都是女同志,被称为“女子造林队”。她们需要翻山越岭整理林地,肩背手提运树苗,再一棵棵地栽好……工作强度之大,让男职工都望而却步。“女子造林队”组建之初,一无资金,二无房舍,分配来的队员听说艰苦,都不愿意干。有的队员刚生完孩子,有的家庭富裕,不屑于挣这种钱,杨金华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然而,上班第一天,加上她本人才只有5个人来上班。杨金华说:“5个就5个,咱们先把帐篷搭起来,这就是咱们的家。只有家安定了,我们干起事来也就踏实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便从这样的起点起步了。
几年过去了,队员从当初的5个人发展到了百余人。这支“女子造林队”被当地人誉为阿龙山绿色发展史上的“铿锵玫瑰”和“绿色娘子军”。
在担任队长的12年里,杨金华带领这支“铁军”翻山越岭,踏遍了阿龙山生态功能区每一道沟沟坎坎,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描绘着家乡的青山绿水,使一座座荒山秃岭变成了一望无际的人工林海。据杨金华回忆当初最艰难的一关就是造林专业技术关。她是学财务专业的,深知要想将造林存活率、保存率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必须让每名队员都掌握过硬的技术。每天,她和队员们一起早出晚归,虚心向有种植经验的老技术员请教,请他们现场指导;晚上,她回到家里接着啃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快便成为造林专业的行家里手。但她并不满足,有计划地组织队员在雨天和冬季学习专业知识。她将苗木的成活率与每个人的收入直接挂钩,调动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在造林过程中,杨金华手把手地教,一项一项地给队员做示范。在她的带领下,“女子造林队”的栽植成活率有了质的提升。
阿龙山地处大兴安岭北部,气候高寒,林地土薄,大部分山地揭开植被就见沙石,无霜期仅65天左右。为提高造林成活率,1992年,杨金华带领队员们把穴状整地改为横山沿等高线窄带状整地,同时使用容器苗造林。经过实验,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了95%以上;把春季顶浆造林改为春、夏、秋三季造林,彻底打破了“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魔咒,开创了林区造林工作改革创新的先河,这一做法也在全林区推广。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