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兴祖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当历史的车轮行至202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迎来开发建设70周年。
在历史长河中,70年犹如白驹过隙,却是林区发展历程中最辉煌鲜活的一页。今日林区,和
谐之美在点滴中呈现,张张笑脸溢满了幸福的音符。这,正是林区开发建设70年来的民生巨变!这巨变,我们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这巨变,每个人亲身经历、触手可及……
安得广厦千万间棚改圆了“宜居梦”
“快过节了,知道你们生活有困难,我特地来看望你们。”
“希望你们住房条件尽快改善,日子越过越好。”时隔8年,习近平总书记温情的话语,仍时时萦绕在郭永财一家人心间,每每回想,心里禁不住阵阵激动。“怎么也想不到习总书记能到我们家。”郭永财回想习近平总书记到自己家里那天的情景激动不已。
如今,住在温暖的回迁楼房里,棚改居民郭永财再也不担心晚上会被冻醒。他说:“总书记关心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现在我们告别了‘板夹泥’房,想邀请他到新家坐坐。”
不仅郭永财难以忘记,林区人也永远铭记。2014年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边陲的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林业职工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郭永财家中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详细了解一家人的情况,并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进度,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林业工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大家。”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话语,给予了棚户区居民温暖与关怀。
2014年8月,郭永财一家告别居住了几十年的“板夹泥”房,搬进了新居。现在,老郭一家已经在敞亮的楼房里度过了8个春节。
在林区,“棚改”受益者不止郭永财一家。为了把温暖送到更多的棚户区居民心坎上,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森工集团将棚户区改造任务作为“一号民生工程”,举全林区之力,重点部署、重点督办、重点推进,在10.67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打响了棚户区改造“攻坚战”。
1952年,林区第一代开发建设者们来到这里,全面拉开了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序幕。伴随着“顺山倒”的号子,他们爬冰卧雪、栉风沐雨,将一棵棵栋梁之材运送到全国各地,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建设。
开发建设之初,广大务林人“先生产、后生活,边生产、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棚改”之前,许多职工仍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建公助”的板夹泥房屋中,房屋阴暗狭窄,夏天漏雨、冬天透风。住房问题成为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亟待解决。
职工利益挂心间,一枝一叶总关情。面对林区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大量民生问题,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森工集团把民生改善作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保障,千方百计改善民生。
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
———2008年,内蒙古森工集团筹措1700万元建设资金,将得耳布尔、金河等森工公司作为棚户区改造工程试点,当年260多户林业职工喜迁新居。
———2008年第四季度,国家启动了东北四大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内蒙古森工集团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大幅度改善林区职工居住条件为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
———2009年,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拉开帷幕,17个森工(林业)公司的数千施工大军开进工地,抢工期、抓进度,同年完成改造面积60.2万平方米。
———2014年,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35333户,已基本建成14236户,交付入住1.2万余户。
———2015年1月,经过两轮的摇号抓阄,林区6630户棚户区居民拿到棚户区改造异地建设牙克石二期、海拉尔一期新房钥匙,告别居住了几十年的“板夹泥”房,享受现代都市生活。
结合“棚改”工程,内蒙古森工集团实施了生态移居工程,将124个建制林场的居民整合撤并,对保留居民的36个中心林场进行标准化建设,5.22万户生活在森林腹地的职工居民搬出大山,圆了安居梦。同时,深山远山搬迁扩大了林区腹地无人区面积,减少了森林腹地的人为干扰和火灾隐患,降低了森林资源管护成本,恢复造林地8.4万多亩,森林资源生活消耗大幅降低,每年可减少森林资源蓄积消耗近3万立方米,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波又一波环境建设热潮不断掀起,一幢幢新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笔直的道路延伸至林海深处,一张张务林人的笑脸荡漾着幸福欢欣。每一个受益家庭,都对应着林区职工群众幸福“图谱”中的一个坐标,织就了覆盖林海的民生网。拆除的是多年的历史欠账,树起的是一座党在人民群众心中深深扎根的丰碑。
绘就民生画卷托起稳稳的幸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