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文生
我的父亲是林区第一代务林人。1949年,在巴林林务分局参加工作,后来调到伊图里河林业局、克一河林业局机运队工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林区开发建设事业。
1955年3月,我的祖父母带领我的母亲、8岁的大姐、5岁的我和3岁的妹妹,一同从富拉尔基火车站上车,乘坐从齐齐哈尔站始发、终到海拉尔站的普通慢车。火车穿越松嫩平原、丘陵、森林,一路北上。火车到达牙克石车站后,我们住在站前幸福旅社。第五天,父亲来接我们去伊图里河。火车到了伊图里河站,下火车后仍需沿着铁路线走4公里的路程才到达局址的板夹泥平房家属区。姑父家住的板夹泥平房不足30平方米,我们借住在姑父家,两家人住得十分拥挤。不久后,姑父调到大其拉哈林场工作。林业局将姑父家的房屋分配给我家居住,7口人住得仍然很紧张,后来我随父亲去伊东林场工段住宿。我在那里住了两年多的时间,了解了工人生活和工作情况,这样的“启蒙教育”对我影响很大。
我的父亲是苏式C80履带拖拉机运材司机兼机械队长,姑父是汽车运材司机,月月超额完成原木运输任务。白天工人生产劳动,晚上在工棚房里学习认字。父亲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通过业余扫盲学习后,能读书看报写信了。当时林业局总动员,男女老少齐参战,从南山脚下修了一条到贮木场的窄轨铁路。工人们推平车运原木,汽车、拖拉机、人畜车拉运木材进贮木场。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在伊图里河度过了我的金色童年。记得伊图里河地区饮水困难,北山坡脚下有一眼泉水,人们吃水用肩担,冬天就用爬犁拉。局址西边有一条河流,林业局打了一眼机井,盖了水房,用四轮马车装上铁桶水罐送水到居民区。我家居住的板夹泥房是当时林业局最好的房屋。
1965年9月,我考入克一河林中。1968年8月中学毕业,我被分配到“五七战校”。知青上山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我清过林、修过冬季运材简易冻板道、打羊草喂马、学徒修理汽车,还做过钳工等工种。
1970年6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林业局开发建设。呼中区第二机械化筑路工程处来克一河招工,“五七战校”领导按征兵条件从68届、69届学生中推选出80名学生,我应招入选。这5年当中,我当过筑路工人、连队团支部书记、施工员、核算员、工程处材料员、人事员、股长、副主任、呼中区委(林业局)党委副书记。
1975年10月5日,地委决定调整甘河林业局班子,组成以金广山为班长的老中青年班子,进驻甘河林业局扭转被动局面。我分管的文教卫生、公安、武装、共青团、信访、防火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后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辖的“东四局”重新划归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管理局管辖。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我从小在林区长大,想继续留在内蒙古林区工作。”牙克石林管局党委组织部对我们年轻干部进行考核,按政策要求到基层挂职锻炼。我服从组织决定,到偏僻落后的甘河林业局甘源林场工作。甘河林业局党委任命我为甘源林场党总支书记,李镇华任主任。我们俩精诚团结,努力工作,当年就扭转了亏损局面。
1990年8月18日,林管局党委任命我为牙克石木材加工栲胶联合厂党委书记。该厂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156个项目之一,我主持工作8年。1993年8月2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该厂,全厂职工倍受鼓舞,深入贯彻落实朱镕基副总理指示精神,我们积极与哈尔滨铁路局、伊铁分局、海铁分局协调板方材、栲胶产品运输问题,4个月内运完积压林产品任务,完成了当年企业经营考核指标。
2011年12月,我退休了。当我回头告别林管局办公大楼时,往事浮现在眼前,久久不能平静。
我有两个子女,都在林区出生成长,继承发扬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我家三代务林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代人都做出了应有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