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丽静 张晓东 高小军
1 952年1 0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采伐的第一声“顺山倒”号子在图里河森工局响起。70年的岁月长河里,图里河三代务林人用奉献定义时间,用汗水铭刻记忆,既胸怀梦想又不驰于空想,既勇于追梦又不骛于虚声,激扬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砥砺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蓄积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为国家增彩添绿的同时,也为图里河职工群众带来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生态红利。
201 7年图里河森工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将党的领导全面融入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规范运行现代企业制度,以“在同行业中生态保护走在前列,资源增长达到一流;经济发展走在前列,增长速度达到一流;民生改善走在前列,职工收入达到一流;改革创新走在前列,体制机制达到一流”为奋斗目标,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绘就了一幅生态良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新画卷。
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党员
在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检查指导工作
七十载峥嵘岁月发展铸就辉煌路
在林区开发建设之时,英勇无畏的图里河务林人开始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开发建设历程,用弯把锯和牛马套开始了林业生产,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实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生产,弯把锯改用油锯,杠子、扒门改用了绞盘机和拖拉机,木排流送、人畜运材改用了汽车运材,实现了采、集、装、卸、归一条龙机械化流水作业。在茫茫林海雪原,斗风雪、战严寒,每天都创造着木材生产奇迹。建局以来,图里河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666万立方米,各类林产工业产品208万立方米,为国家的早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木材生产,在这片热土上建立起了林区第一所学校、第一家医院、第一家制材厂……
20世纪80、90年代,图里河森工公司面临“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经济连续多年出现滑坡的现实摆在眼前,但图里河务林人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历届班子历经思想变革,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力推进经济转型进程,使图里河林业局主导产业由木材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成立了板厂、棒厂、筷子厂,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为繁荣图里河林业经济注入活力。
2015年3月28日,图里河经营林场101小队的采伐工人侯春才,伐倒了图里河林区商业性采伐的最后一棵树,结束了图里河林区63年的采伐历史。一个时代的结束,必然会有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图里河森工公司着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步入绿色发展快车道,图里河务林人放下斧锯、挥起锹镐,咬定青山,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绿色答卷。2011年至2020年十年间,森林面积由31.01万公顷增加到31.6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由2912.23万立方米增加到3777.0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3.6%增加到86.31%。
全面实施天保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后,图里河森工公司将37.9万余公顷森林经营面积划分为9个林场实施保护,先期建立84个管护站,落实生态林场沟系承包120户,分流1520名职工从事森林管护工作。建立健全了公司、管护站、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到“人员、责任、地块、标志、奖惩”五落实,形成强力管护网。进一步完善内部购买服务,与林场、管护员签订三级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责任书、合同书,落实管护面积35.6万余公顷,林权证内管护责任落实率达到100%。全面推进管护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星级化考核,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公司全面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加大林政执法力度,稳步推进“林长制”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方案,建立完善公司、林场两级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设置林长27人。公司在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方面积极投入,树立“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立大功”的扑救理念,努力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组织扑火力量380人,落实各类扑火工器具400余件,各类车辆、设备74台,承担着生态功能区内森林火灾、洪涝灾害等应急抢险重大职责。公司多次开展大型防火宣传活动,完成生态功能区156块森林火灾风险普查重点区域基础数据采集,实现1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森林防疫部门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加大GPS、PDA在监测中的应用,积极引进推广生物防治手段,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做到有虫不成灾,有病不蔓延。森林病害、虫害、鼠害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近十年来,防治面积216.61万亩。利用远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生态多样性监测,在不同地点分别拍摄到貂熊、紫貂、猞猁、驼鹿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联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图里河分局、市场监督部门对非法运输、销售、经营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治理,以“清风行动”“绿剑行动”“昆仑2022”等专项行动为抓手,打击震慑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滥采滥挖野生药材等违法犯罪行为。
持续推进植树造林。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守护者,图里河广大务林人植树造林书写绿色传奇。70年累计完成更新造林保存面积51万亩,森林抚育完成570万亩。近十年完成各项造林任务2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99万亩,补植补造18.72万亩,植被恢复6211.18亩,人工造林1.06万亩,重点区域绿化809亩,生态脆弱区200亩,白桦林异地补植恢复5003亩,额尔古纳河流域退化林修复2万亩。
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公司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稳步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和图里河酒业发展。
在旅游项目开发上,公司依托“历史文化优势+景观资源优势”,成立了岭上风情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打造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岭顶白桦林、林区开发建设先驱者追溯地和刘少奇主席纪念林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尼气特色小镇等旅游景点。主动争取国家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等政策支持,实现了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在保护宣教基础上的功能拓展。加大湿地保护修复,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依托5413公顷生态旅游区,建设具有图里河人文地域特色的健康产业集聚区。鹤翔园度假村、内蒙古大兴安岭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级旅游景区、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森林康养创新单位”,201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森林健康养生50佳单位”。如今,图里河森工公司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依托刘少奇主席纪念林、白桦林景观、千顷油菜花、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红、白、黄、绿“四色”旅游品牌,走出一条“四色”相间的旅游发展之路。
图林酒业是呼伦贝尔境内唯一一家“林”字牌的国企酒业,“蒙汉王”白酒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荣誉。图林酒业始建于1984年,2014年更名为内蒙古图里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38年酿酒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多年来,图里河酒业秉承传统酿酒工艺,创新现代精品酿酒技术,坚持创新产品升级改造,从当年土作坊年产散白酒20余吨,到2021年生产纯粮白酒400余吨。现有“蒙汉王、老窖、原浆、图林情”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档次由原来的中低档酒向高档酒、
精品酒发展。2020年,图里河酒业成功入驻天猫、京东等线上销售平台,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加速酒类产品的市场流通。在疫情、酒类产品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21年酒类销售额创历史新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公司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落实落细,明确“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工作目标,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012年做好种苗培育、移植养护工作,切实提高生态修复种苗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2018年至今共投入资金299万元,新建大棚7座(现有22座),购置相应机械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造林苗木自给自足。新育大地和大棚裸根苗8亩、新育大棚容器苗10亩、换袋容器苗12.1亩、留床容器苗16.1亩,预计总产苗量471万株。在林药产业发展上,公司发挥北药蒙药道地药材种植优势,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合作洽谈和充分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利用退耕农地,开展林药间作、林果间作。先后种植了金莲花、返魂草、芍药3种药用植物300余亩,通过进行人工驯化,实现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半自然人工促进恢复。2012年至2021年,公司完成轮叶沙参林下种植培育推广、四种特色蒙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配套与示范、内蒙古大兴安岭北药产业化基地建设等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3项,自治区级科技成果4项,森工集团级科研成果16项,公司级科技成果2项。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七十载党旗飘扬党建引领兴林路
1953年,中共图里河森林工业局委员会成立,有了党的领导核心,广大职工团结奋战、大干苦干,年年完成和超额完成木材生产任务。无论务林人开发林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开展“两个文明”创建活动,抑或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公司党委一班人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乘风破浪,将企业之船平稳驶向改革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彼岸。
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图里河森工公司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公司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近年来,公司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森工集团党委要求,形成了一批独具林区特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进一步解决了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切实做到了铸根塑魂、强基固本。2017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学习任务,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经常查摆解决问题,着力推动形成学做结合常态化。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按照“政治先行、业务跟进”的培训理念,公司党委相继举办10类19期培训班,培训干部职工1300余名,在公司范围内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2019年组织120余名党员干部,在刘少奇主席纪念林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仪式,设计“七个聚焦”“七个着力”活动载体,出色完成规定动作,创新开展特色活动,取得明显实效。承办林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革命传统现场教育活动7场。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总要求、总目标,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等方式组织党员学习四本指定书目,开展专题研讨56次,知识测试75次。在公司26个党支部497名党员中先后开展了党支部示范林、党员生态责任区等活动。深入推进“五化协同、大抓基层”,认真实施“北疆先锋”工程,将“最强党支部”创建与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相结合,6个基层党组织被评选为“最强党支部”。公司党委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观看庆祝大会、表彰先进典型、重温入党誓词、传唱红色歌曲、广场文化演出、放映红色影片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庆祝、教育活动。按照要求,2011年至2020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5次,2021年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18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44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32次。
始终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规范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和政治档案。紧盯“四风”问题,坚决整治“圈子文化”“酒桌文化”“饭局文化”等现象。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两个零容忍”的态度深化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修订完善“三个清单”、政治监督及“两个责任”工作台账,加强对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履行“一岗双责”的监督检查。按照“四个决不放过”的原则,持续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健全规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纪国法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廉洁从政、廉洁从业和遵纪守法意识。
始终保持变革的魄力和创新的激情。公司党委规范运行“三规则一细则”,充实完善“四议一审两公开”,对公司实行全面领导,对公司党的建设全面负责,以全新的管理体制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公司党委在新体制的基础上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进一步厘清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规范前置研究程序,强化公司董事会运行规范性和有效性,扎实开展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依法落实子企业董事会六项职权。对标一流企业,扎实开展“制度体系建设年”活动,聚焦资金管理、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不断健全完善公司内控制度,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始终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和担当情怀。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288名党员志愿者组成20个党员先锋队响应公司党委号召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全公司1073名党员(含离退休党员)主动捐款10.38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抗洪抢险中,公司结合实际修订完善防汛工作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实行24小时堤坝巡护。2021年累计出动车辆181台次,人员525人次,加固河堤1.6公里,使用石料1020方,购置救生衣500件,保证了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过林业工人。7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乌兰夫,时任林业部部长罗玉川,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建功,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时任中国农林工会主席李茂,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群,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哈伦等领导相继到图里河视察指导工作,激励图里河务林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公司党委、公司先后获得“全国林业战线红旗局”“森林抚育百万亩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森林资源监督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兴安脊梁”等多项荣誉称号。
70年开发建设,70年薪火相传;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70年的辉煌已载入史册,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面前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英勇质朴的图里河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着前辈的足迹,将在创新中发展,在转型中崛起,在实干中担当,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传承、奔向未来!
游客畅游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
七十载筚路蓝缕走好以人为本民生路
70年的辛勤建设,图里河务林人用勤劳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近年来,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和谐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历史原因,林业职工收入低、看病难,保障体系不完善成为林区职工最大隐忧,为此,公司完善职工多重保障体系。1986年10月,劳动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企业职工实行待业保险制度(即失业保险),合同制工人和企业分别缴纳退休养老金;2008年至2010年,公司为职工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个险种,即“五险”;2011年,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2017年,职工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2018年,为职工投保国寿绿洲保险,实现“六险二金”保障模式,使基本保障与补充性保障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1年,公司为职工配比缴纳住房公积金7227万元,企业年金3556.83万元。连续8年免费为职工注射森脑疫苗。
实现工资连年增长。公司在经济紧张的条件下健全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在1992年至2021年的工资调整中,都本着向生产一线苦、脏、累、险、差岗位倾斜的原则,对生产工人的计件单价进行41次调整,一线职工收入逐年提高;进行23次岗位技能工资标准调整,连续17年为在岗职工增长工资,年工资增长率达到10%以上,职工工资兑现率达到100%,工资由人均年2479.00元提高到人均年7.48万元。特别是近十年,职工年均工资增幅达到2.6倍。
扶贫帮困送温暖。在“扶贫助困送温暖”、领导干部“一助一”“金秋助学”等多项活动中,公司党委、公司、公司工会在持续投入的基础上,从2013年累计发放帮扶慰问金1150.6万元,有效落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送工作。2022年开展“致敬劳动、情系职工”主题送温暖活动,为225户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13.2万元。开展“情系一线·春送岗位”慰问活动,为一线职工送保温饭盒530个,为各瞭望塔、检查站送医药箱24个。推进职工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构建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公司紧紧抓住林区“双新”建设、“棚户区改造”“林区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机遇,在经济上大投入、布局上大调整、硬件上大改观、民生上大提升,逐步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棚户区改造的6年进程中新建、改造、维修9254户,面积达52.1万平方米,企业投资配套小区道路12.41万平方米。在“林区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打造以西尼气为代表的“林城人家、特色林场”等,公司仅拆迁补偿一项投入金额高达2326.13万元。两项工程中企业投资配套小区道路12.41万平方米。
公司还以“光亮工程”“饮水工程”“温暖工程”为载体,先后5次安装街道、小区路灯429盏;争取并落实国家经营性投资115万元,对职工饮水设施进行改造;新建燃煤热水锅炉房1座,新增4.2M W热水锅炉2台(20吨)及附属设施。出资100余万元,对部分楼房的供暖系统、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投资278万元会同棚户区配套资金新建铺设水管网7988米,新建给水管网1903米,排水管网772米,铺设供暖管道1020米,排污管道1650米。在“两供一业”移交之后,公司依然把镇区环境卫生当作自身责任来承担,各单位按照责任区常年清理积雪、垃圾已成为常态。2021年,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筹措资金259万元,完成10项重点民生项目,让改革成果惠及职工群众。
线上直播销售
以水灭火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