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敏
最近去牙克石出差,我又坐上了这辆绿皮小火车。像往常一样,上车就选择睡觉,这样时间能过得快点。睡了一觉后感觉口渴,就想去打杯水喝。因为我所在的位子是车厢的一头,所以我就选择去相邻的一节车厢打水。
走到车厢门口,门上贴着“三味书屋”的标牌,让我有点疑惑,这是什么操作?我只记得初中时候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什么时候“三味书屋”搬到火车上了?怀着好奇的心,推开门进入车厢,我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车厢的窗子上面都贴着读书励志的名言,进门的左侧是一个书柜,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而且分门别类,涵盖了学生用书、文学作品、旅游指南等等,大概有三四百本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图书馆。旁边是一个小圆桌,上面放着一瓶小花,同时配有两把椅子,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泡一杯茶,坐在这里看书,累了望一望旅途中的风景,突然觉得人生可以如此惬意……
我和同事特意找列车员借了两本书,我借的是《呼啸山庄》,同事借了一本《宋词》。以前坐火车除了睡觉就是依赖手机打发时间,要么睡得昏天暗地,要么看得头晕眼花,平时由于工作忙,也没什么时间静下来看会儿书,这次因为有了书看,感觉旅途都不那么无聊了,安安静静地坐在那看书,世界仿佛都静了下来。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到了下车感觉还意犹未尽,我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撕了一小块纸做了一个简易的书签夹到我正在看的内容处,希望下次坐车的时候能够接着看,因为读书,也让我对坐火车头一回有了期盼。
由于好奇,我特意去查了一下这列列车的历史,也让我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列火车竟然1949年就开始运营了,是和共和国同龄的一辆“老”火车,也是运行在博林线、联通海拉尔与大兴安岭腹地塔尔气唯一的一辆公益“慢”火车,仅有四节车厢,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博林老铁号”,已经在大山里跑了73个春秋。列车不仅有“三味书屋”“乡村振兴”主题车厢,还为年轻妈妈设置了“哺乳室”。同时还义务为沿途群众购买和捎带药品、日用品、应急物资。这种处处服务人民、时时想着人民的理念更是让我受到启发。一辆列车尚且能除了发挥自身的运输功能外,还能立足实际不断弥补自身不足,让人们在旅途中能够得到身心的满足,而乐于享受它的慢、欣赏它的美,这就是独到之处。
虽然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去图书馆,人们喜欢用手机浏览新闻、寻找乐趣,但也因此体会不到“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意境。现在流行网红打卡地,其实书店才最应该成为所有人经常打卡的地方,读书更应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习惯。而“小火车”及时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可能意味着被淘汰,但是在这里慢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享受,在你被上紧发条每天忙于奔波感到疲倦的时候,当你工作遇到瓶颈找不到方法的时候,就来“博林老铁号”打卡“三味书屋”吧!来享受读书之乐、感受生活之美、寻找灵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