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铸魂担使命踔厉奋发开新局姚启安:奋战在检修一线执着诠释“工匠”精神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举办技能比武维修道路保畅通清理越冬垃圾慰问患病民警图片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图片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凝心铸魂担使命踔厉奋发开新局
· 姚启安:奋战在检修一线执着诠释“工匠”精神
·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 举办技能比武
· 维修道路保畅通
· 清理越冬垃圾
· 慰问患病民警
· 图片新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
· 图片新闻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189号
第19189号:第02版 2023-05-11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刘国冰

时间真快,新闻生涯30个年头就这样划过去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不由得停住脚步,慢慢转过身来,瞪大眼睛,逆着时间回走,一路迎拾着曾经留给我的印迹。

主任殷咏天

1992年夏,我由森印公司来到报社编辑部工作。当时不是“调入”,也不是“借调”,而是“试用”。虽是这种性质,我也兴奋异常。它,毕竟“编辑”梦圆了。

我只有初中文化,确切为初中肄业。一夜之间身份裂变,由“十指黑”变成了“笔杆子”,与知识分子们混在一起,“兴奋异常”成了“心惊肉跳”。

稿不会写不会改,版也不会画,当时的要闻部主任殷咏天给我一篇稿子说:“导语有问题,改改。”我愣眉愣眼地问:“啥是导语?”殷主任把指头按在上面答:“就是这个。”哦,原来文章的开头部分就是导语!

编辑部内对我很疑惑:这小子什么水平?背景?来历?竟一下钻进要闻部?当时,要闻部是报社重要部门,编辑都得有“几下子”,而我呢?

殷主任让我在主任办公室办公,与他坐对座,真是“近水楼台”。他随时指导,耳提面命;我精心学习,循序渐进。此间,总编不住打探:“刘国冰怎么样?”殷主任总是这样说:“有进步,得给他一个学习的时间和过程。”

我知道,这是殷主任对我的爱护和容纳。实质我没什么明显的进步,对我来说,走进“新闻学”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可是,殷主任这些话却改变了我的一生,不然,很可能“从车间来”“回车间去”了。

不久后,殷主任又亲自带我去林业局采访。采访,真是“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人讲的啥不知道,自己记的啥不知道,回来写的啥还是不知道。但殷主任知道,他把他知道的都告诉我,让我接受二次采访。这样,我才像模像样地写出了我的第一篇新闻报道。

1993年,殷主任调离报社,我黯然。他走后,这30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他。在我的新闻生涯中,他,堪称我的第一任老师,亦是我一生再难遇见的恩师。

要闻部同仁

要闻部接纳了我,亦是要闻部全体编辑接纳了我。

编辑夏宗林是正牌儿大学生,赤峰口音浓浓的。他业务水平高人一截,却没有矜持、自负的样子,总是用和蔼的口气对我说:“时间短,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每当我写了一篇稿子,他不直接赞扬,而是对我念叨其中的词句、细节。表扬虽是间接的,但我听了心里却是暖暖的。

编辑张良也是正牌儿大学生,不戴眼镜,寸头,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时值林区深化改革关键期,报纸宣传紧锣密鼓。张良马不停蹄走一遭,采回大量新闻报道,在报纸头条位置连续发表。我很羡慕、佩服。熟读他的文章,从中学习采访经验、写作技巧。时至今日,他的多篇文章我仍然留存着,带给我久远的影响。

编辑商晓东“半路出家”,与我同时来到要闻部。他,脚踏地板“咣咣”响,猛男壮汉一个。他新闻敏感性强、写作技巧过硬,采写的《深山里的好医生———王淑莲》《“拳头”为何攥不起来》等新闻名震一时,让我钦佩至极。他虽和我坐对面桌,却从没与我面授机宜。但,与这位“胖哥”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新闻水平自然提高不少。

编辑王琦,乒乓球玩得极好,扑克打得极好,工作也干得到位。我俩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之间的感情了得。记得当时外部门有一人对我耍横,他见后立时“抱打不平”,直把那厮“干”得红头涨脸、无影无踪。

编辑徐文英,人长得比较“带劲”。虽在同一部门,她开始并不与男同事来往。谁与她开个浅浅的玩笑,她都“急眼”生气。变化来自我俩公派库都尔林业局采访,此后,经常一同出去采访,足迹遍及林区大地,友情持续至今。

……

过去的30年,真可谓五味杂陈、耐人回味。在此,“绉”上一首为本文压轴作结:报纸七十载,吾亦三十旋。倏忽已皓首,苦辣道当年。有情身尽疲,无欲心自闲。浊酒歌一曲,悠悠入桃源。

  
分享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林海日报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