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玲刘林海
6月14日,内蒙古绰尔雅多罗国家湿地公园,一派繁忙景象。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绰尔森工公司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党支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湿地公园保护的生动实践。
学思想明方向
“保护好湿地内的一草一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该党支部开设“森林课堂”,把党课从办公室移动到景区观测台,持续用力将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印有“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字样的红色条幅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耀眼夺目。党员干部席地而坐,针对湿地如何保护、做好生态旅游,真正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学习中找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推进湿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重实践见行动
“这个相机没有显示屏,通过手机连接无线网才能看见影像。”党员韩爱新和同伴或是用数据采集器定位,或是捆绳扣,或是连接无线网络,或是调试相机,在他们的密切配合下,一部红外相机被固定在树木上。
“你看,如有人和动物经过此处,红外相机就会录下影像,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党员刘汉发乐呵呵地说。顺着他指的屏幕,笔者看到任立忠正在红外相机监控区域内摘杂草。
为了充分发挥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功能,湿地公园按照功能划为湿地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湿地保育区是湿地公园核心生态基地。为了抢抓时间,早上7点多钟,他们前往湿地保育区布设红外相机,沿途由于林木分布紧密,需徒步选择最佳位置,挑选适宜树木,安装红外相机,为持续推进生物多样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提品质优环境
水质监测站工作质量直接关乎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该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量,组织党员对湿地公园水文、土壤等定期监测,确保生态环境良好。
“测量水速时水流会很急,水有些凉,但这是日常工作,我们都习惯了。”看见清澈见底的河水,陈国明会心一笑。只见一名党员先下河带路,边试探水的深度,边叮嘱同伴注意脚下安全,他们正在监测湿地公园流域内的流速和水质。
穿上水靴、组装仪器、测量水速、检测水质、数据分析、信息上报、档案整理,这一套规范动作,他们早已娴熟于心。
与此同时,党员们撸起袖子,拎上水桶,拿起抹布,对水质监测站屋里屋外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扫整理。
“今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旅游系列活动即将在绰尔开启,我们期待更多的游人来湿地公园观光旅游。”“大家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等媒体平台积极转发邀请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好消息。”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畅想着湿地公园旅游发展前景。
夏日的内蒙古绰尔雅多罗国家湿地公园万物繁茂,青草、蓝天、碧水交相辉映,一幅生态优美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