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琴
明代陈襄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高山之上,茶,得云山雾气之滋养,仿若吸纳了龙体里的脂液,其品质最佳,堪称茶中精品。
茶树,颇通人性人情,非有缘而不生不长,故我中华,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产茶的地方并不多。或许,是因了茶树比较挑剔的缘故。即便产茶的地方,也因了山的情致、水的性情,所产茶叶也是大相径庭。纵观我国的产茶区域,生产的茶叶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位于省城合肥东约40公里处的浮槎山,海拔418.1米,山体逶迤连绵,层峦叠翠。山上有一座大庙,庙的东边有一清一浊二泉并悬,水位稳定,久旱不涸。浮槎山还有一大特色景观,即生长于大庙和二泉四周的茶树,因山顶常年云雾缭绕,茶树若隐若现,宛如飘浮于云雾之中,故又名浮茶。
说起浮槎山的茶,其间还有一段久远的传说。话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即金地藏)向其表兄玉皇大帝讨要官做,遭其拒绝,在花园散步解闷,不慎跌落人间。惊慌之中,想乘浮槎之筏再上九霄。没想到有九条小龙占据,地藏只好坐在龙尾上,玉皇大帝闻知,降旨以雷击毙,九龙逃亡之中,木筏变成了一座山,九龙亦成九座山峰,此山即是浮槎山。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钟情山水,以品山水之妙,悟人生之境。饮茶更是他的特殊癖好,晚年作诗:“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被贬滁州任太守期间曾慕名前来浮槎山,用山中清泉冲泡浮茶,品茗之际,连声称赞道:“茶叶清香绝伦,更兼泉水清冽入味!好茶!好茶!”饮至酣处,大呼手下笔墨侍候,手下急忙备好文房四宝,修翁悬腕端立,笔走龙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天下第七泉”。
茶,确实是一种很有灵气的植物,与自然之水相融便会成为清香之水。浮槎山茶汤色微黄清亮,口感甘甜醇香,生津鲜爽。若取山上清泉之水,则另有一番意境,茶香淡淡,氤氲、弥散,未曾入口,心已随茶香清逸、悠远。此情此景,何抵十年的尘梦?简直是置身瑶池仙境,不知今夕何年。
花谢花开,季节更替,岁月山河,朝夕轮转中,浮香经久弥香。闲时,泡一杯浮槎山茶,待茶叶慢慢沉淀,再揭开杯盖,顿时,茶雾袅绕,香溢满屋,轻轻地嘬一口,慢慢地品,生命便在那一缕茶香里醇厚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