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丛生灌木,高0.5~2.5m。树皮红褐色,有光泽,皮薄,内皮灰色,幼枝具短柔毛,疏生腺点,成熟小枝暗红色,具较密的白色腺点和分散的皮孔。冬芽卵状球形,长0.2~ 0.4cm,暗褐然色,芽鳞边缘有毛。叶倒卵形,长1.2~2.7cm,宽0.8cm,中部以上宽,较厚,近于革质,先端钝或圆,基部圆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钝锯齿,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侧脉3~4对,叶柄长1.5mm,有短柔毛。果序单一,生于短枝上,下垂,稀斜展,卵圆形,长1.2~1.5cm,直径0.8cm,果苞楔形,3浅裂,中裂片略长;小坚果阔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3mm,宽约1.5mm,膜质翅较小坚果稍宽。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900m以上的山地,生长在沼泽地,形成以本种为主的扇叶桦沼泽,这类沼泽成为大兴安岭高海拔山地特有群落。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用途:
(1)水土保持树种。
(2)可作为鹿科动物饲料。
(3)高寒湿地的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