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召开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推进会议到红花尔基林业局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开展2024年草种繁育基地建设监测工作图片新闻投放赤眼蜂卡巩固防虫成果图片新闻“蓝靛果忍冬”推广示范项目成果现地验收成绩显著多举措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提质升级图片新闻推行“3+1”清单精细化管理图片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联合召开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推进会议
· 到红花尔基林业局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 开展2024年草种繁育基地建设监测工作
· 图片新闻
· 投放赤眼蜂卡巩固防虫成果
· 图片新闻
· “蓝靛果忍冬”推广示范项目成果现地验收成绩显著
· 多举措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提质升级
· 图片新闻
· 推行“3+1”清单精细化管理
· 图片新闻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593号
第19593号:第02版 2024-09-25

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多举措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提质升级

本报讯(通讯员 萨日娜)今年以来,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举措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提质升级,为野生动物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监测预警,打好“提前量”。该保护区利用无人机巡护、红外相机监测、卫星遥感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实现对重点区域、敏感物种的实时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模型,对野生动物异常行为、疾病爆发、自然灾害等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警,为应急响应争取宝贵时间。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该保护区定期组织应急值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野生动物救护技能、野外生存能力、紧急通信设备操作及法律法规学习等,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开展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突发事件,如野生动物受伤救助、火灾扑救、游客误入危险区域等,通过演练检验并优化应急预案。

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储备量”。该保护区根据自然保护区地形地貌和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合理布局应急值守点和临时救助站,确保救援力量能够迅速到达;储备必要应急物资,包括急救药品、食物补给、防暑降温用品、通信设备及必要的救援工具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用。

加大宣传教育,实现“共管制”。该保护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保护区的重要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不断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强与红花尔基社区的沟通合作,建立社区共管机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共同维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完善评估机制,管理“动态化”。该保护区详细记录每次应急值守活动的具体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定期对应急值守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方案,确保应急值守工作的高效有序。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