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防办“教官团”到内蒙古森工集团开展送教培训科技赋能构筑森林防火“智慧屏障”理论宣讲接地气激发改革新活力图片新闻绘就林区旅游产业新画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国家森防办“教官团”到内蒙古森工集团开展送教培训
· 科技赋能构筑森林防火“智慧屏障”
· 理论宣讲接地气激发改革新活力
· 图片新闻
· 绘就林区旅游产业新画卷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622号
第19622号:第01版 2024-11-05

绘就林区旅游产业新画卷

———内蒙古森工集团推动旅游产业体系行稳致远(上)

编者按

2024年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我国旅游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中国旅游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任务,也为步入快车道的中国旅游业注入了新动能。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林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顺势而动、积极作为、全力推进,把高标准谋划、高起点打造旅游产业,作为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强力支撑,从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到加大合资合作力度,从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到打造独具林区特色旅游业态,森工集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报从今日起重磅推出内蒙古森工集团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李鹏飞 赵兴祖

深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迎来了一年中最多彩的季节,漫山遍野缤纷绚丽,宛若打翻的调色盘,形成了一幅黄绿交织的风景画。

10.67万平方公里生态功能区,群山连绵,浩瀚寥廓,绿意盎然,森林、文化、历史交相辉映,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独具特色的文旅名片,使林区逐渐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何让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森工集团在思考、在行动。

山河为卷,改革为笔。今年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整合林区优势旅游资源,突破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培育旅游业态新质生产力,推动了林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优化空间布局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车子刚一驶进原始森林,眼前就一亮,森林里太美了。耳边响起微风吹过树梢的声音,真是舒服极了!”

“我是第一次到林区旅游,感觉非常棒,这里一定会成为旅行社主推的精品旅游线路。”

……

自今年“探秘兴安、此生精彩”醉美331国道莫(莫尔道嘎)漠(漠河)线自驾游线路正式开通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点赞这条旅游线路。

丰厚的文旅资源,奠定了林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利用好、发挥好资源优势,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森工集团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高位谋划、高位推动,以区域特色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融入机制为基础,优化林区旅游产业布局,集中打造核心景区,彰显森林、冰雪、民宿等特色,将散落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持续在餐饮、娱乐、研学、购物上丰富旅游业态,全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逐步打破旅游产业“点多线长”“弱、小、散、杂”现状。

谋定而动,笃行致远。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旅游市场相对成熟的阿尔山金江沟、莫尔道嘎白鹿岛、根河源湿地、绰尔和满归特色民宿小镇等景区建设上深耕细作,依托7个进出林区的通道,构建北部、南部、中部三大旅游核心板块,重点打造北部、南部两大环线。

充分发挥阿尔山矿泉、冰雪、火山遗迹、边贸口岸等资源优势,整合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融入“乌阿海满”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积极探索跨区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格局,立足根河链接区域旅游集散地呼伦贝尔市以及地处草原、森林过渡带的区位优势,以根河为中心城镇,打造林区北部核心枢纽节点,逐步打造森工文化的发源地、旅游集散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充分发挥林区“北大门”作用,利用G331公路旅游资源优势,深化中国冷极与神州北极、额尔古纳的互通互联,促进呼伦贝尔、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漠河三地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根河源、金河冷极村、满归特色民宿小镇、莫尔道嘎白鹿岛、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漠河、额尔古纳林区北部旅游大环线,促进呼伦贝尔、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漠河三地旅游产业渠道互通、资源互补、营销共促、产业共赢,吸引漠河近百万游客走进林区,实现“一点热、全盘活”的旅游发展新局面。

旅游产业绝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更不能“照搬复制、邯郸学步”。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作为进入北部原始林区、链接漠河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G331国道莫(莫尔道嘎)漠(漠河)线自驾游路线正式开通,连接起内蒙古与黑龙江的旅游热点,充分发挥“大本营”的作用,利用白鹿岛探秘北部原始林区等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对界河游船、森林火车和森林公园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拉长游客在景区的体验时间,实现效益最大化。

根河森工公司以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为抓手,重点打造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乌力库玛核心区域,精心策划“一园+三点+十大主推产品”的冬旅项目。在整体布局、线路节点、旅游业态、接待能力、服务提升等方面晋档升级,融合发力。以内部形成环线,外部链通区域为抓手,着力发挥好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打造以森工体验和生态体验相融合的“根河之路”自驾游精品线路;发挥景区北大门的承接功能,将上央格气作为链接漠河、中国冷极点的旅游通道,打造森林越野车营地,穿越陨石坑自然景观、古灶台遗址、森工文化小镇、雾海圣山、候鸟关键栖息地监测通道、冷水鱼溪流垂钓区、鹿苑、517小工队等内部环线通道,实现分区连线,串点成面,将根河森工公司打造成集“森林穿越、旅游康养、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百万亩冷极谷综合性旅游区域。

阿尔山森工公司围绕得天独厚的冬季冰雪、浩瀚森林、天然温泉与火山遗迹等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规划和推进阿尔山金江沟温泉度假区、阿尔山荆花温泉度假酒店联盟等项目。

金河森工公司依托冷极村项目,全面培育“中国冷极”品牌,创新冰雪旅游新业态,探索打造中国冷极冰雪文化体验园,为破题林区冬季旅游而努力。

满归森工公司以打造“红豆小镇”为契机,发挥北临漠河,南下呼伦贝尔草原,北极和冷极“两极”旅游的重要节点,在特色小镇,特别是“森工印象·满归林宿”建设上全面发力。

绰尔森工公司借助自治区“乌阿海满”重要环线的打造,明确定位,在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自然教育和“森工印象·敖尼尔林宿”项目上,高起点谋划,精准定位,蓄势待发。

…………

打造错位化、差异化、互补化发展的旅游产品、线路,在时空上形成全天候、全季节、多日游、精品游,深受广大游客青睐。截至10月中旬,林区累计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

内蒙古森工集团立足自身优势,以推进自驾游、露营游、度假游、康养游和冰雪、民俗等特色旅游发展方式为出发点,以构建林区北部、南部旅游环线体系为着力点,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深化旅游开放合作、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营销、强化旅游服务、培养专业人才和队伍建设为落脚点,以点聚能、以面布势,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下转第三版)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