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鹏飞 赵兴祖
一项项改革措施相继实施、一批批旅游项目落地落实……内蒙古森工集团旅游产业亮点频现、活力四射。
今年,内蒙古森工集团高起点、高定位、高端化打造旅游产业,持续深化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林区特色资源要素、深挖特色文旅资源,做强旅游品牌,突出最具基础、最有优势、最富活力的业态,加快构建链条完整、功能多样、联结紧密、富有特色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整合旅游资源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合作共赢
———内蒙古森工集团与漠河、根河、额尔古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满归、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漠河林业局共同签署了《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阿尔山森工公司同众信旅游集团深度合作,以“预付保底租金结合年度审计超额利润分配租赁”的模式签订协议,在年末完成既定收入的基础上进行分红,围绕资源整合、品牌拓展、项目推进等方面开展合作。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与携程旅行网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共同推进深度交流与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品牌质量和运营质量,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
———根河森工公司与美学内阁(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合作,对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与河南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森工特色的林宿品牌。
———绰尔森工公司邀请朗乡文化旅游公司研发“古营河自驾车旅居车森林露营地”“绰尔研学基地”项目;邀请福州多维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清华美院团队),深度规划设计“森工印象·绰尔林宿”项目,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
今年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和“游客思维”,推行市场化运营,统一品牌打造,推进标准化运营,整合各个景区的酒店林宿、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等资源,实施一体化管理,为游客提供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旅游体验,提升“内蒙古大兴安岭”旅游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守护好绿水青山的“颜值”,发挥好金山银山的“价值”。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内蒙古森工集团与属地政府深度合作,按照《旅游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大兴安岭国家旅游风景道规划》《内蒙古大兴安岭旅游发展规划》要求,以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宣传营销为抓手,着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影响力,做到旅游与文化、康养、餐饮、体育、研学、林下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制定《内蒙古森工集团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17项重点工作任务、14项林地旅游一体化发展项目落地落实。
内蒙古森工集团同中国旅游集团加强协同交流,在林区旅游产业整体发展上谋求深度合作;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两地三方”区域旅游发展和“大兴安岭”旅游品牌共同打造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三方工作机构并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与呼伦贝尔市、新东方文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旅游营销、业态丰富、专业化运营等方面确定合作框架。
内蒙古森工集团与新东方文旅集团、北京美学内阁、郑州鼎和设计、朗乡文旅、新东方文旅、祥源控股、拈花湾文旅、携程集团、众信旅游和中国旅游酒店控股等企业,在旅游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对接和深度合作,并对林区多家旅游企业开展项目设计、景区改造、旅游推介、平台运营、智慧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做到发展拧成“一股绳”,奋进共执“一条心”,在抱团合作中实现资源互联,赋能共赢。
10月1日,由阿尔山森工公司、嗖嗖票务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实景马术剧《哈拉哈河·英雄传说》首场演出在阿尔善夜间文化演艺旅游综合区震撼上演。
阿尔山森工公司以阿尔山度假区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打造“实景演出+夜间经济项目+配套夜间经济消费”新模式,填补了夜间经济旅游项目上的空白。与嗖嗖票务深度合作,开发集实景演出、网红夜市、儿童娱乐等进行联动融合为一体的夜间文化演艺旅游综合区,打造独特的夜间旅游名片。依托6.9万亩亚乔木大果沙棘优势,打造自治区最大集中连片的沙棘产业原料基地,并逐步延伸临床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沙棘黄酮、果汁等产业链,建成集生态旅游、沙棘采摘、文化创作、休闲康养为一体的沙棘产业园区。连续举办三届“阿尔善冰雪英雄会、雪地摩托英雄会”,不断创新冰雪旅游项目,陆续推出冬季穿越、休闲娱乐等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全力塑造阿尔山冬季冰雪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为打造“乌阿海满”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公司森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森工集团旅游发展部部长王铁钢告诉记者,内蒙古森工集团立足旅游资源优势,依托现有旅游基础,全面加强与各大国有企业、头部企业的合作,引进职业经营团队,深挖各方利益汇合点,围绕“标准化酒店体系、个性化林宿体系、网格化露营地体系和专业化运营体系”建设持续发力,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提档升级,以点带线、扩线成面逐步打造成熟景区,实现旅游景区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运营。
做好顶层设计激发旅游产业新活力
“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一步一景、处处是景,这几天,我拍到很多美丽的景色,等回去以后跟身边的朋友显摆显摆,他们肯定都没见过。”
“这里的环境特别好,空气清新,在研学中我收获了很多,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大森林。”
…………
林区秀美怡人的自然风光、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使这里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赏可游可玩的宝藏之地令人目不暇接,吸引着游客如约而来、乐而忘返,在高山峡谷、林木葱茏、绿意盎然中,寻觅心中的“诗与远方”。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这既是游客们的赞叹,也是内蒙古森工集团实现旅游产业化的精彩演绎。
走进乌力库玛经营管护中心,耳边不时传来“呦呦”鹿鸣声。记者循着鹿鸣声来到鹿苑,几十头小鹿憨态可掬,当看到饲养员于长富拿着一桶苔藓前来时,它们一窝蜂地跑到他身边。“我们这里有丰富的苔藓资源,能为驯鹿提供充足的天然食物,满足驯鹿养殖的饮食需求。现在小鹿长得非常快,成年驯鹿也长膘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驯鹿饲养员,他每天与驯鹿为伴,负责看护喂养驯鹿、监测驯鹿生长情况。看着驯鹿一天天长大,于长富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富饶充沛的水系,随处可见的自然泡泽和天然绿色的优质林地,为林区发展林下特色养殖提供了绝佳环境。
“我们从旅游运营体系改革入手,以‘转换新赛道、实现新突破、闯出新路子’为目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主动与市场对接,将旅游产业与特色养殖深度融合,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根河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连宽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紧扣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在加大合资合作力度,稳固现有驯鹿、梅花鹿、驼鹿特色养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打造平台、做优载体,通过场地租赁、与第三方合作、鼓励有意向的职工参与等方式,建立集游客观光、生态知识普及、野生动物救助等于一体的特色畜禽繁育基地,不断创新旅游产品类型和经营模式,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更好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大森林、大湿地和大冰雪共同赋予了旅游产业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和最有价值的潜力。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