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厚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汇聚起保护环境的合力“雪蘑菇”是怎么“冒”出来的?———记满归森工公司阿鲁自然管护站管护员车玉祥、马丽香图片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攒厚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 汇聚起保护环境的合力
· “雪蘑菇”是怎么“冒”出来的?
· ———记满归森工公司阿鲁自然管护站管护员车玉祥、马丽香
· 图片新闻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704号
第19704号:第04版 2025-02-18

汇聚起保护环境的合力

□冯华

污水如何变成清水?餐厨垃圾怎么回收利用?寒假期间,一场现场生态教学活动让吉林省延吉市延河小学的20多名小学生大开眼界。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延吉市分局的组织下,孩子们深入环保企业,实地见证了污水和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对于生态环保理念、技术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在心中播撒下生态文明的种子。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已有2101家企业成为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共接待参访公众2.2亿人次。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公众在大屏幕前看到监测数据的实时变动,更加了解空气、水、声、辐射等领域的监测工作;在垃圾处理厂,人们近距离感受垃圾吊操作、垃圾车卸料、汽轮发电机发电等工艺环节,亲眼见证垃圾焚烧发电的全过程;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厂,目睹废弃电器在流水线上被一步步分类拆解……这些近距离互动,不仅增进了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管理的认识,也极大地激励了工业企业不断推动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进程。

令人欣喜的是,在此前开放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等四类环保设施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近期发布石化、电力、钢铁、建材四类行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鼓励四类行业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这四类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而且行业本身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推动新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将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众的生态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生态文明是全民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设施开放、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行动、绿色低碳科普宣传等,让公众更加了解环保、关注环保,有助于把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直播、VR、云打卡等方式,创新环保宣传的方式方法,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切实体验到“看得见”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环保素养和参与度,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自觉,汇聚起更强大的环保合力。

(据人民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