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厚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汇聚起保护环境的合力“雪蘑菇”是怎么“冒”出来的?———记满归森工公司阿鲁自然管护站管护员车玉祥、马丽香图片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攒厚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 汇聚起保护环境的合力
· “雪蘑菇”是怎么“冒”出来的?
· ———记满归森工公司阿鲁自然管护站管护员车玉祥、马丽香
· 图片新闻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704号
第19704号:第04版 2025-02-18

为绿水青山并肩作战

———记满归森工公司阿鲁自然管护站管护员车玉祥、马丽香

沈立婷

图为车玉祥与妻子在管护站包饺子

2025年春节刚过,大地依旧被红色的春联、福字、灯笼映衬得一片喜庆祥和。满归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阿鲁自然管护站内,车玉祥夫妻如同往常一样开始例行巡护工作。

以站为家打造“世外桃源”

阿鲁自然管护站距离满归镇31公里,位于一边通往黑龙江省漠河市,一边通往呼中林业局呼中林场的岔路口,7724公顷的生态功能区,车玉祥夫妻是当仁不让的“守护神”。

1969年出生的车玉祥,刚满18岁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当过学徒、做过司机、干过修理工,2015年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他成为阿鲁管护站的一名管护员。

提起刚刚成为管护员的时候,车玉祥满心欢喜地回忆道:“那时候公司刚刚在三角路口建了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那座小楼精致得像别墅,大家都为能住进这栋别墅感到骄傲和自豪。”车玉祥和同事们都很珍惜在这里工作的机会。小楼建好后,周边都是腐臭的烂泥坑,他和同事们在巡护之余,用独轮的小推车将一锹一锹挖出来的烂泥倒到远处,整整挖了一个多月,磨坏了8个车轮胎,才彻底将烂泥清理干净。他们又与过往的施工车辆取得联系帮助运一些碎石和泥土,再用小推车将碎石和泥土垫在坑洼处,直到管护站周边的地面变得平整、干净。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砌起了花坛、铺设了草坪、盖起了鸡棚、塑料蔬菜大棚和杂物间,让这个密林深处的管护站多了一些人间烟火的味道。

十年内,看着一些人因为受不了独守山林的孤寂而选择离开,车玉祥也有了这样的念头。作为家中独子,他很想在年迈的母亲身边尽一尽孝道,可是管护站还需要有人来看守,最终,他还是选择留在管护站。去年1月份,他把妻子也接到了管护站,阿鲁管护站变成了夫妻管护站。

严防死守守卫绿水青山

管护站前的路是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通往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唯一一条公路,过往车辆很多,尤其进入旅游旺季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都要从管护站门前驶过。车玉祥夫妻二人做了分工,一个人在管护区域进行巡护,一个人在站里定时向上级森防指汇报并做好入山登记,两人配合默契,对管护区域森林进行严防死守。

每天,车玉祥都要进行巡护,风雨不误。“很多外地游客不了解火灾对森林的危害有多大,随手扔的一个烟头,一簇火苗都可能引起火灾。”车玉祥说。他只有每天走一遍、看一圈,心里才能踏实。2023年5月的一天,有游客将烟头放在塑料袋里扔到了路边,被车玉祥巡护时发现,当时塑料袋已经冒起了白烟,车玉祥用脚将白烟踩灭,那一刻他不禁心生惧意,春季本来就风大草枯,这里人烟稀少又远离镇区,幸好及时发现了,倘若一旦发生火灾,那后果不堪设想。

2024年满归森工公司制定下发了《林下资源采集管理办法》,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持身份证、入山采集证才可以入山。通往呼中林场那条公路两侧的山林中不仅生长着偃松塔、红豆、蓝莓,还有“国家Ⅱ级珍稀濒危植物———松茸。为了守护好这些林下资源,车玉祥和单位领导申请了一台录音机,每天循环播放《林下资源采集管理办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森林法》等内容,并对每一个入山人员身份进行严格核对,确保入山人员持证入山、不携带火源、不违法采摘。野果成熟期从7月份开始到9月中旬才能结束,这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居民入山采集,车玉祥和妻子常常一站就是一天,认真记录、核对每一辆车、每一个人,不让一个无证人员入山。

当笔者问到车玉祥不觉得这样的工作枯燥吗?车玉祥说:“我在满归工作了一辈子,我对这片森林有着深厚的感情,守护好这片森林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伉俪情深携手奉献爱心

车玉祥的妻子马丽香自退休后,一直和儿子生活在根河市,2024年初,车玉祥因脑梗住院后,马丽香实在放心不下,决定在车玉祥身体恢复后和他一起上山,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刚上山时,管护站没有水井,每次都要到附近的一条小河里打水。春天时,河水像酱油一样黑红;夏天时,常常有小虫子浮在水面;秋天时,河水里布满了松针;冬天时,河水更是冻成冰坨,马丽香根本喝不进去。车玉祥劝妻子:“水里有松针咱们省茶叶了,经过草根、树根过滤的水,营养最丰富了。”

春节前一天,管护站内突然停电了,车玉祥半夜起来往锅炉内添煤的时候,在上下台阶时一脚踩空,脚腕重重地扭了一下,第二天就肿了一倍。妻子劝他下山找医生看看。他说:“大过年的,我下山就得有人上山,都是麻烦人家,过两天就好了,别大惊小怪的。”

他执拗不肯下山,妻子非常生气。就在这时,满归森工公司公司领导带着米、面、油、肉等各种物资来到管护站慰问夫妻俩,为他们带来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领导走后,车玉祥耐心地安慰妻子:“你看,公司领导一直想着咱们,惦记着咱们,给咱们送来这么多东西,咱们也不能为一点小事就折腾领导不是?”这些话让妻子消了怒火,她默默地拿着面盆,开始合面、剁菜,准备包上几个饺子,好好过个年。

随着林区旅游产业发展,游客日趋增多,夫妻俩在提醒游客注意防火、防止非法采摘和掠青的同时,还把管护站四周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且买来了五颜六色的风车、红色的串旗,将管护站装点得五彩缤纷。帮助电动车充电、给骑行人员添热水、为游客指路成为夫妻俩的额外工作。2024年10月,刚刚下过大雪,一对年龄在30岁左右的上海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准备去漠河市,车辆因没有安装防滑链而从公路滑下了山坡。看着不知所措的大人和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车玉祥急忙帮助他们联系救援车辆,马丽香带他们来到管护站,为他们每人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家人吃完面条,拿出钱来表示感谢,却被夫妻俩拒绝了。马丽香连连说:“我们不是饭店,谁有困难了我们都会帮忙。”得知救援车要第二天才能到,马丽香又拿出了被子让四口人在管护站里睡了一夜。对待游客他们总是笑脸相迎,用车玉祥的话说:“管护站是公司的‘门面’,我们希望能给游客留下好印象,让人们记住满归这个地方,让更多的人来这里体验林区的风土人情。”

今年,得知公司有意将阿鲁管护站建成旅游服务站,车玉祥的干劲更足了,他和妻子商量要买一个大容量冰柜、一个电动烧水壶、一个遮阴篷,让游客能在密林深处感受到浓郁的人情味,让来到这里的人感受到林区最北小镇的温暖。

岁月催人老,车玉祥已经做好了在管护员岗位退休的准备,看着这片茁壮生长的森林,他的愿望始终如一:“希望林区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祖国能够更加繁荣昌盛……”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