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里悟内蕴感悟时间 难忘的记忆 永远的老师一双军雨靴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25期:第03版 第525期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07

药王庙里悟内蕴

聿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内蕴深厚,丘生魅力”是中国扁鹊文化之乡河北省内丘县的一句外宣词。在这里,除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扁鹊庙外,还有散落在乡野的诸如三皇庙、药王庙、皇姑庙、懿济圣母显泽侯庙等众多与中医文化有关的小庙,位于金店镇大辛旺村的药王庙便是其中之一。

  一个天朗气爽的周末,我们拜谒了这座药王庙,感悟了医圣之乡中医文化的厚重与民间信仰的纯朴。

  药王庙也称三皇庙,在大辛旺村的东南角,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踏入庙门,绕过照壁就窥见了药王庙的全貌。庙宇不大,地积亩余,其实这在乡村遗存庙宇里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过去乡村庙宇一般建在村边路旁,大的三间,小的一间。药王庙遗存建筑不多,只有一座硬山顶的大殿。细观大殿,坐东面西,面阔三间,前挂廊檐,砖木结构,清代建筑风格突出明显。

  按照祭拜程序,香客进殿之前先要敬香,如今在殿前设就了一尊一米多长的铸铁香炉,炉内香灰堆积半尺有余,可以窥见药王庙里的香火旺盛程度。香炉两旁立有两通重修药王庙的石碑,碑刻时间都不太长,最早的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庙内,顺着北墙壁下还堆放了一摞五米多长,一米多高的旧瓦、脊吻等庙宇建筑构件,构件下面压着半截石碑。这些旧瓦、脊吻整齐摆放,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药王庙昔日的规模与身世。据庙内管理人员介绍,半截石碑上记载药王庙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已近350多年的历史了。

  都说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躬身亲近这些构件,我们便发现了它们身上的中医文化密码。你看这些瓦当当头的纹饰,有的是菊花,有的是莲花、有的象茵陈,还有那脊吻上的金银花,光这些构件上的草本植物,就堆成了一面中药博览墙。起身再观大殿廊檐,两边墀头都是匠心独具的砖雕图案,左面的墀头上雕出的是一个繁体“诚”字,右面的墀头为繁体“灵”字,两字工整对称,象是给一进庙的香客提示,心诚则灵。字的下面,均是盛开的荷花和一对似麒麟的瑞兽,吉祥美好的寓意呼之欲出。

  药王庙虽小,中医文化却很丰富。进入殿内,正中则是医祖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的泥塑坐像,左右为十位名医扁鹊、仓公、张仲景、刘河间、张景尧、孙思邈、华佗、李东垣、王叔和、朱丹溪的泥塑站像。药王庙供奉的这些名医,他们都是华夏医学的大家,从远古到近代,延绵几千年,为世人所敬仰,回望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就是一部中医文化的发展史。

  药王庙是民间小庙,民间小庙自然有民间传说。看完大殿,一位女性管理人员把我们带回了庙门后面,先让我们观察了一番放在墙角下的一个石臼,随后讲起了石臼的神奇故事。这个石臼一米多高,青石材质,臼口上面还有五六个半弧形的缺口,臼里盛着是刚下过的雨,看上去没什么特殊,只是一口普通的石臼,但是却很神奇,管理人员说石臼上面能取出一种专治口疮、疙瘩、疖子、膀肿等皮肤病的药面。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药王庙的庙会,远近的香客拿着铁制刀具排队到石臼上刮药。现在臼上的几个半弧形缺口就是香客刮出来的。我们好奇地问道,药效如何?她们自豪地说,很管用,这不,东边任县的还要拉过去,借几天用呢?然后,话锋一转,指着一旁的一个小庙又说,这就是疙瘩奶奶庙。我一愣,疙瘩奶奶庙,第一次听说,进去看看,果然,供奉的是疙瘩奶奶,应该是专治疙瘩的那位神灵奶奶吧。哎,民间信仰就是如此的纯朴啊!

  我回到院内,思忖良久,这个石臼应是药王庙里捣药的用具,几个半弧形的缺口为人们轮番用杵的痕迹,这就越过了单人用药碾制药时的时代,见证了药王庙曾经制药的兴盛。至于从石臼上刮出的如此疗效好的药面的科学成分,那也许是积淀浸透在石臼上的中草药分子吧。看来药王庙里的中医文化真够深厚啊,不此虚行,内丘果然应了那句“内蕴深厚,丘生魅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内丘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内丘县平安北大街   邮编:0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