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东感知扁鹊文化 白求恩纪念馆与柯隶华纪念馆邻城道沟风光美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64期:第03版 第564期 本期出版日期:2023-06-28

白求恩纪念馆与柯隶华纪念馆

刘振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白求恩纪念馆与柯隶华纪念馆为姊妹馆,院子左边为白求恩纪念馆,右边为柯隶华纪念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1890年3月4日,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格雷文斯赫特镇。父亲是牧师,爷爷是外科医生,家庭富裕。100多年前,他家就住二层小楼。白求恩上过多伦大学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协助抗日战争。

  1938年3月31日,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建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1939年春天,白求恩在冀中前线的一个小庙中救治伤员,敌机不断的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里危险,让你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式的需要啊。”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救治了115名伤员。

  1939年11月,雁宿崖战斗前夕,白求恩在踏上战场之前,为一名患头部蜂窝织炎的伤员动手术时,由于在掏取碎骨时,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结果受到致命的感染,但他仍然在炮火中为大量伤员做手术。病情发作后,他还在坚持,直至战斗结束才下了战场。当人们用担架把他送到唐县黄石口村时,他的病情已恶化为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去世,享年49岁。

  柯隶华大夫,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印度孟买少拉普尔市,毕业于英国皇家医学院。为了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于1938年9月参加了印度援华医疗队。乘坐轮船抵达香港,携带药品和器械,还有一辆救护车和一辆卡车经香港、广州,辗转到达武汉,被编入第15救护队。

  1939年1月16日,在医疗队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强忍悲痛,执意留了下来。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延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并被分配到八路军医院工作。

  1940年穿越日军封锁线抵达晋察冀边区。6月21日应聂荣臻司令员邀请出席白求恩大夫陵墓揭幕仪式。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后,柯隶华投入高强度的战地救护工作。

  在前线13天,收治伤员800余名,为500多人施行了手术。1941年,柯隶华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年7月7日,柯隶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9日,柯隶华因癫痫病反复发作,在河北唐县葛公村病逝,享年32岁。

  白求恩、柯隶华都是一个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都值得我们中国人民学习。离开纪念馆。我去了天津采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内丘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内丘县平安北大街   邮编:0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