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人物:沈龙庆

大国工匠,赤子之心。从青葱少年到皓首苍颜,穷尽一生热血;从满头青丝到两鬓霜白,他将青春奉献给陕建。他是领航者,致力于施工一线技术研究从不间断;他是布道者,点燃最初科技创新的星星火焰;他是奠基者,解决了无数技术难题为生产工作铺路;他是播种者,埋下希望的种子积蓄更好的未来。

赤子之心,芳华依旧

沈龙庆,男,1962年11月出生,199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技师。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电工和电气调试工作,曾任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设备安装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岗。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首席技师,陕西省三秦工匠,长安建筑大工匠,西安工匠,国企工匠,沈龙庆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沈龙庆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名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沈庆龙同志就是不断用自己的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来诠释一名普通工人到一名工匠的艰辛成长之路。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耀凝聚着的不仅仅是沈龙庆多少个日夜的奋战成果,更代表的是背后的建设项目安装团队播种的期盼和希望。他用自己的成长历程诉说着一个电气工匠的奋斗故事。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打造品牌做出贡献

沈龙庆同志参加工作39年来,从安装电工、电工班长到电气调试工,立足本职,不断进取,经历了漫长的考验,也见证了坚守的力量。2002年取得电工技师资格。2006年通过社会化考评获得了高级技师任职资格。先后系统学习了电工基础、电工工艺、电工制图、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十几门专业技术理论,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大学电机学、电子线路、晶体管电路、计算机技术等电子理论知识。取得了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电能表检定员证书,取得了电梯调试维修证、日本三菱电梯安装检修证、广播电视综合信息设计施工证等。

他主持调试的多项工程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先后参加了西安杨森制药厂废水处理车间、西安制药厂锅炉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变配电所、T3航站楼等工程的安装调试工作,其中获得鲁班奖三项、国家优质工程奖十余项。

技术精湛,主动作为,切实解决项目施工难题

他一直坚持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刻苦钻研,兢兢业业,一切以现场实际问题出发,以精益求精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服务于项目施工。在蒙古国巴音高乐第二小区变配电调试中,利用“画电路图”进行对话等方式首先克服语言沟通困难,再发挥技术专长,进行实践创新,利用现有仪表及被调设备进行互调达到试验目的,克服了设备短缺的困难,最终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圆满完成了调试任务。

在汉中洋县卡房水库60吨龙门起重机安装调试中,由于原设计吊车电源进线与实际有出入,沈龙庆同志通过精确计算,大胆试验,将进线电缆改为多点连接的方法,难题最终得以解决。在设备联动运行时又遇到大车运行单方向距离过小,无法行走的问题,他积极尝试各类办法,采用电磁感应法,解决了同步运行的问题,缩短了调试周期,保证了工程顺利交工,受到了各方的强烈好评。

坚持创新,严谨认真,不断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通过强硬的技术来提高工效是沈龙庆永不停止的追求,这体现在他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咸阳集中供热有限公司锅炉房调试过程中,设计要求锅炉为双冲量自动上水系统。面对陌生的难题,他通过查看大量技术资料,重新设计了一套新的调试方法,成功地解决锅炉上水问题,提高工效6倍,运行一切正常,使用效果良好。在电梯调试中,用他创新的“倒试法”作平衡系数试验,使单台电梯只用2小时就可完成试验调试,提高工效达8倍多。

2009年他参与编写的《套接紧定式电线导管暗敷设施工工法》,这部工法具有施工无须熔焊、施工现场无明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计节约投资202617元,节约电能10000余度、钢材30多吨,工效提高约60%,该工法成本低廉、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已全面推广应用。

勇于担当,率先垂范,为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沈庆龙同志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坚持传、帮、带的工作,积极参与和配合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工作中,他注意为企业培养新一代的技术人才,乐于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悉心指导和培养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尽快成长成才。截至目前,已先后带徒22人,在项目经理岗位上的有2人、工长5人,技师5人、高级工10人,已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秀的技术队伍,为企业长远发展、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就这样,沈龙庆将近四十年的岁月全部融汇在安装调试技术工作中,他用日复一日从不畏难不退缩的执着与坚守铸诠释着新时代的建筑工匠精神。

来源:陕西省建设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