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素怀朴得医道

——浅议《青囊》的中医情怀

○魏策策

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不期然之下发芽,以不可阻挡之势生长、开花。即使是一颗儿时种下的梦,但这种内在力量的感知和释放似乎是一种冥冥中的召唤,最终会来到。胡君老师年少时就怀有岐黄梦、中医情,虽然未能如愿做一名医者,却用自己手中的笔驰骋江湖。如今,在愈发悟得生命真谛的时刻,淡泊明志,以笔写心,将自己心中久久呵护的“青囊”示于世人,我们得以有幸一睹为快,可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啊。

《青囊》的结构犹如一个妥帖温厚的百药宝囊,以《本草求真》中记载的忘忧草铺开,缀以接骨草、徐长卿、川黄连、女贞子、当归身、使君子、重午香,又以《本草纲目》中的五味子收束,巧妙地将凌朴子、徐长卿、于文丽等人的沧桑命运镶嵌其中,这些本草仿佛具有灵性,不仅在性能功效上与人物的命运同起伏,也对整个故事起了草蛇灰线的穿引之功。让人动容的是川黄连---伴随秦岭南山料峭的寒风,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也让主人公徐长卿的命运陷入灾难和困苦,而五味子---则将沧桑荣辱之后日光七色融为一白的人生真味予以透视,读后如同接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沁人心脾,亮人耳目。

徐长卿的传奇之处还在于他的生命血脉里有中华文化的深厚滋养,张良精神就是整个故事中托起医道的另一个基石。凌朴子给徐长卿传授的不仅是行医之术,也有张良忍辱负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行医之道,正是这些价值观的影响,徐长卿在成为名医之后,才能安于乡间,泽被邻里,才能在知青回城的最后关头坚毅地选择离婚,牺牲自己,劝于文丽回城。

《青囊》的成功也在于对“情”的独到把握。俗话说,文以情动人。《青囊》对“情”的书写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一方面是作者对中医、对中医的化身徐长卿、对历史大事的描绘都能注入款款深情,另一方面体现在作者对情的多层次把握中。

《青囊》中的“情”首先是情怀的情。凌朴子令人高山仰止的医德和医术使他在遭受困厄之际仍能以传承中医为内心的最高使命,这不仅是中医这种独特的传授方式,也是中国医学的至高情怀写照。其次是亲情的情。故事中,徐长卿三代人的父子之情,甚至包括吴月莲家庭的变异的亲情都在作者的笔下让人唏嘘。再次是爱情的情。正是因为徐长卿的大爱和情怀,使于文丽在患难之中不离不弃,与他谱写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传奇。另外还有友情的情,于文丽与傅国英之间的友情纯洁而温暖,这个线索也是故事情节重要的助推力。

最可贵的是一直贯穿在故事中的悲情。这个悲情的情是作为医者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之情,因了这悲悯之心,医者的仁爱才愈显广大,而凌朴子和徐长卿们传承的医道正是对世间生命的认知、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怜爱等境界和智慧的觉悟。

正是这丰富而绵密的“情”织就了一个青囊,才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温情和敬意,体会到了中医的魅力与宝贵。徐长卿的故事不禁让人深思:何为医道?在中医亟需传承的今天,中医的医道是自我的艰苦修炼、是仁者的匡世济世之德、是对中医传承的使命,也饱含人类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下中医的救赎之意。

《青囊》揭示了中医与中国人的深情,也是胡君老师与中医的未了情水到渠成的天然流露,胡君老师对中医酝酿了多年的执念,终于在《青囊》中实现了娓娓道来的告白。而胡君老师对中医的追寻既有人生繁华之后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上,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的潇洒与自由,又有对生命、对中医之道深刻体悟的文学性转化,让我们在领略中医之厚重博大的同时,也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