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来的红包可能带“毒”姑苏市监局开展学校及周边春季食品安全检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张家港市监大新分局开展食用农产品索证索票专项整治姑苏沧浪新城市监检查学校周边食品餐饮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08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3-08

抢来的红包可能带“毒”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春节期间人们抢手机红包的兴致不减,而且玩法更加多样。但记者调查发现,就在大家高高兴兴地发红包、抢红包的同时,有些来自陌生人的红包里面包的并不是惊喜与祝福,而是包藏着欺诈与陷阱。
    骗子盯上红包 小心!
    今年春节,手机红包发送量再创新高,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就在手机红包热热闹闹地满天飞的时候,一些骗子盯上了红包。
    腾讯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共有7.68亿人选择使用微信红包传递新年祝福,收发红包总人数同比去年增加约10%。除夕当天,共有6.88亿用户发送微信红包。据腾讯QQ公布的QQ个人红包春节大数据显示,除夕至初五,QQ上共收发红包 44.5亿个。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在红包热潮之下,骗子们也开始地利用红包行骗了。广州退休职工陈女士报警称,她此前加入一个抢红包的微信群,并在群内抢了不少红包,后来群主表示“在群内只抢红包、不发红包不厚道”,要求陈女士在群内发红包,于是陈女士在群内发了一个10元红包,随后她便发现微信绑定的银行卡被转走8000元,且没有收到银行发出的资金变动通知短信。陈女士回忆称,她曾经点击过这个红包群里发的视频、广告等不明链接,很有可能是点击的某个链接带有病毒,导致她微信绑定的银行卡被盗刷。
    记者在春节期间体验了一下各种骗人红包的玩法,发现不管骗子手段如何,只要不轻易收取陌生人的红包,就能远离红包陷阱。
    红包返利 别信!
    发10元红包能得到20元的返利红包,这个玩法听起来相当不措,玩着就能翻倍赚钱。不过任何白来的便宜都要小心,不相识的人送你钱必定有问题。
    记者经过努力进了一个游戏交友QQ群。该群群主有时候会在群里发10元左右的小额红包,并和大家闲聊。春节前群主说,该游戏是他们公司年底的员工福利活动,只要添加他的私人微信号,先发红包过来,金额不限,随后他会双倍返还;紧接着,还发来几张成功返利的聊天窗口截图。没过几分钟,群里就有几位成员也晒出了成功的截图。记者先发了一个5元的红包,很快便得到了一个10元的返利红包。记者虽然很清楚这种游戏如果是大额红包,对方便会找各种借口不返还红包,但还是试着发了100元的红包,果然群主就此便没声音了。再三催促下,群主说:“返利是有名额的,这次没抢到,再发一个试试。”记者哪里还敢试试,很快群里就有其他小伙伴说没有抢到返利名额,白白花了钱。
    还有一种白送的红包也是坑。记者了解到,现在有陌生人会在群里声称要送你红包,但是要与他互加微信,并且把你的微信钱包的付款二维码截图转发。在北京打工的小张就这样把自己的付款二维码发给了对方,结果红包没得到,微信账号绑定的银行卡却被支出4500元。
    南京市玄武区警方经过侦查,一个湖南郴州籍的诈骗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编织红包返利骗局,在短短半年内便骗得十多万元,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
    陌生人红包 别碰!
    有不少人都在手机上看到过陌生人发来的红包,不过这时就一定要小心了,因为当你兴冲冲地点开这种红包时,就可能落入了骗子的陷阱。
    记者就曾收到过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红包,点击时却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但平时打开正常的红包,是不需要输入任何信息的,因此这种红包就可能是陷阱。
    收红包要填信息这多少还给了你反应的时间,有的红包点开里面直接就是病毒。这种“伪红包”其实就是一个超链接木马病毒,当微信用户点开这个红包时,系统就默认下载安装了这个木马病毒,这个木马病毒在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后,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些信息盗取用户的钱财。现在微信群里还经常会出现一些金额比较大的红包,如“666”“888”之类的大红包,这些基本上都是骗子发的,因为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
    抢红包神器 没谱!
    抢红包就是图个乐,不要太执着。可是就有人太“较真”,为了抢红包,到网上买抢红包神器,像集卡的红包游戏没有集齐卡片就上网买,结果不但没有得到红包反而使自己落入陷阱。
    记者在网上看到有人公开叫卖各种抢红包神器,这些抢红包神器在介绍中称,安装在手机当中,就可以帮助抢红包。在微信群里,记者也看到有网友说买了这种神器,但是一安装就中了毒,万幸的是,发现下载后手机黑屏,他立刻关了机,并去维修店里杀了毒,才没有被偷走钱财。
    还有网友告诉记者,说好了30元买一个抢红包软件,结果给了钱就被拉黑了,根本找不到人。业内专家提醒,下载安装不明来路的软件风险很大,有可能导致自己的手机被植入木马等病毒,带来账号被盗、隐私信息泄露等各种安全隐患。
    还有网友反映,一些骗子以互换“福”卡等形式,诱导他人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可是扫描这种二维码后,就有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甚至被盗取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对此,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当面对手机红包的时候,要做到不贪心、不好奇,不碰陌生人红包,这样才能愉快地玩耍。
(摘自《中国消费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