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和30日两天,50余名苏州老知青回到当年下乡的大丰市,两天的“探亲”历程,让他们感慨不已。
“当年不少苏州知青在黄海滩涂留下青春芳华”,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淼坤介绍说,从1962年到1977年,苏州有7万余名知青到新疆、苏北等地“上山下乡”。其中去农场的有近2万名苏州知青,分布在省属23个国营农场,以到盐城地区的大中、方强、黄海等农场者居多。如今当年知青年龄已在70岁左右,大部分在苏州安度晚年,做了爷爷奶奶。
据陈淼坤回忆,他1969年先后到黄海、大中农场,1970年全家下放响水农村。当时苏北农村,房子泥打墙茅草顶,睡板门床,吃盐碱水,生活艰苦。“最困难时当地农民送来山芋干。”陈淼坤说,在这块土地上的艰苦经历,乡亲们的朴实感情,为他提供了人生宝贵财富,给他“后知青”时代创业打下扎实基础。
1982年,陈淼坤下海创办酒楼,多年拼搏,企业办得红红火火。“是改革开放带来企业的发展”,陈淼坤在热心公益事业的同时,
先后多次回“第二故乡”,为乡亲们带去礼物。“每次回乡都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陈淼坤说。
此次老知青回乡,专程参观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据介绍,苏盐园区是苏州、盐城联合成立的南北共建园区。2011年9月挂牌成立,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该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8亿元,一系列现代化配套设施已经落成。 (佳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