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是苏州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有助于苏州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品牌影响力;而丰富苏州旅游整体内涵、拓展外延,提高旅游综合实力,则能加快苏州工业旅游的发展速度。
苏州工业旅游整体态势良好
展示新形象。苏州作为全国首批45家发起成员单位,正式成立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体,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为加强区域合作、塑造传播工业旅游品牌,掀开新的篇章。2017年,全市16家工业旅游点分别接待省内外领导及同行400多人次参观学习;多家企业分别参加了中国(义乌)旅游商品博览会、天津旅游商品装备展、水韵江苏旅游展、中国(上海)国际旅交会。这些单位在接待、参展过程中,完美诠释了企业文化、展示着企业风采,得到各级领导和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
明确新方向。“旅游业五大行动提升计划”中的一极,五年规划都有明确任务,制定下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旅游品质提升指导意见》。《意见》核心是为了强化工业旅游先发优势,率先创新突破,着重在购物面积、服务质量、产品丰度、品质内涵提出明确要求,全面开启苏州工业发展新模式。
扩大新队伍。2017年度有5家企业成功创建、储备2家,至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省、市级各类工业旅游示范点46家,涵盖食品、纺织、服装、交通、钢铁、家具、模具、日用品等多种门类,工业旅游大力促进旅游消费,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培育新典型。苏州绣娘丝绸公司和宋锦工业旅游企业商品分别成为“G20”、“16+1”会议国礼;常熟隆力奇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和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李良济获得中国中医药旅游示范单位;绣娘、吴江丝立方、太湖雪等商品获得国家、省旅游商品大赛大奖;东方红木公司、绣娘丝绸公司被评为省最佳才艺展示奖,这些都为苏州旅游赢得荣誉,为企业打响品牌。
取得新效益。绝大多数工业旅游企业效益大幅提升,法诗菲、隆力奇等工业旅游效益超过100%,全市工业旅游区(点)年接待游客达450多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超12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点面同步双增效的良好局面。
苏州工业旅游引起各方关注
旅游部门对工业旅游积极关注与支持。近年来,苏州市工业旅游蓬勃发展,各地旅游部门功不可没,主动热心服务企业、主动解读相关政策、主动提供智力支撑。各市区旅游局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从投入产出来共同分析,从市场需求来全面考量,不光扶上马还送一程,注重跟踪指导,强化综合服务,受到企业的点赞。
工业企业对旅游发展参与度明显提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诸多工业企业自觉转型升级、自觉拓宽思路、自觉探寻路径,把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区当作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主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心创建,为经贸运营提供厚实的洽谈资本,为丰富旅游业态提供可游的载体。尤其是围绕工业旅游特征和属性,结合自身实际,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永钢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圣百合公司的“爱的生活”、东方红木的“红木世家”、李良济的“良药济世”等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发展,将“游客就是第一媒体”和“今天的游客就是明天的顾客”这篇文章做足做实。
游客对产品品牌的关注度显著增加。2017年苏州全市接待1亿多人次游客,旅游商品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接近三成,苏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这为工业旅游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工业旅游已经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和苏州旅游购物的最重一极。货真价实、诚信服务的企业和产品,成为游客的喜爱与追捧。比如,爱慕、李良济、法诗菲这些品牌,原本组织的公务接待,最后成了购物旅游。说明市场的需求、游客的需要是最本色的。只要立足品牌、精心打造、诚信敬业,工业旅游一定是一片蓝海。
苏州工业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着力提升工业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心合力,加强宣传推广,带动企业积极参加各类旅游节庆、展览活动,想方设法吸引游客走进工业旅游区点,努力实现工业旅游接待达9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20亿元的年度目标。
着力推动苏州工业旅游集群化发展。在苏州全市范围内,按照产业布局和产品特色,整体策划、总体推进,精心打造“苏式工业游、好品在苏州”的工业旅游特色品牌;而吴江、常熟、姑苏区、昆山有条件的地区则形成区域工业旅游产业集群,以区推进形式提升工业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着力打造苏州工业旅游综合体。按照《关于促进苏州工业旅游品质提升指导意见》,努力形成集商、住、游、娱、购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休闲体,形成“可学、可娱、可购、可闲”的新模式。每个市区选择一个点进行先行先试,成熟后予以推广,此项工作纳入年底旅游目标考核。在年度的工业旅游示范区培育、创建工作中,充分考虑此总体要求及相应标准。
着力打通工业旅游发展成长路径。将工业旅游企业吸纳到“苏州旅游总入口”,扩宽营销渠道,实现在线销售;优先支持品牌企业参与国内外重大展销展览活动及商品赛事;鼓励工业旅游企业加入苏州旅游商品协会,强化组织自律;注重新产品研发,将工业旅游特色产品纳入“苏州有礼”旅游商品品牌体系。
着力适应并推动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全市重点培育10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支持绣娘丝绸加速推出“江南织造”和李良济“中医药健康养生基地”等精品工业旅游项目,鼓励常熟金剪刀企业创建工业旅游综合体建设。
着力持续高水准推动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建设。每年培育3—5家不同属性的业态企业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重点以品牌生产性企业为主,营销为主的企业原则上不再创建。
着力从严控制工业旅游购物场所面积。年底复核时,文化、工艺、演艺展示及休闲、娱乐场所面积与购物场所面积比例必须达到5:5,2019年比例达6:4。凡不达标且无整改意向和行动的,取消工业旅游示范区资格。
着力建立健全工业旅游奖惩机制。年内发生有效投诉1—2次的企业,由属地旅游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约谈整改;3次以上的由市级旅游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行业通报、责令整改,整改不力的,启动退出机制。对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且无有效投诉的,在全市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工业旅游示范点,按照地方税收市级留存部分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以及帮助申报省级旅游引导资金。